3、鳞片衬里施工工工序要求3.1 基层处理3.1.7 馒涂胶泥:将修补固化后的基层整体馒涂一层环氧稀胶泥,一般为 lmm 后,馒涂后的基层表面平整一致。3.2 设置导电层固化后的胶泥表面均匀的涂刷一层碳系导电层。3.3 刷涂第二层底漆在导电层固化后 12 小时内刷涂 SWANCOR984M 底漆一层。3.4 第一道鳞片衬里涂抹及滚压3.4.1 鳞片衬里涂抹应在第二道底涂施工完成 12 小时后实施。±0.2mm。3.4.3 滚压作业应与衬里施工同步实施。衬层涂抹成型后,在初凝前必须及时用沾有适量溶剂(环氧型胶泥用丙酮或酒精、聚酯及乙烯基酯型用苯乙烯)的羊毛辊用力往复滚压,直至肉眼观察衬层光滑均匀为止。3.4.4 在衬里施工过程中,施工表面应保持洁净,如有凸起物、施工滴料或其它表面污染物,应打磨清除干净。3.4.5 衬里施工两次涂抹的端部界面应避免对接,必须采用搭接结构(见图 1)。图 1 搭接结构3.4.6 衬层表面不允许有胶泥流淌痕迹,若有则施工料配制时应添加粘度调整剂,同时将流淌痕滚压平整或固化后打磨平整。3.4.7 胶泥衬层中不得含有非衬里胶泥以外的夹杂物,若有应清除干净并重新滚压3.5 衬层中间修补3.5.1 将经检测确认的鳞片衬里施工质量缺陷完全消除,见图 2-1〜2-3。3.5.2 对漏涂、施工厚度不合格质量缺陷实施填补型修补。填平补齐,滚压合格即可。图 2-1 填补型修补3.5.3 对未硬化、漏电点、夹杂物、碰伤等质量缺陷实施挖除型修补。衬里缺陷区打磨坑边沿坡度为 15。〜25o,用溶剂擦洗干净后按技术要求 3.4节修补。图 2-2 挖除型修补3.5.4 对漏滚、表面流淌质量缺陷实施调整型修补。即将漏滚麻面、流淌痕打磨平滑用溶剂擦洗干净后,填平补齐,滚压合格即可。图 2-3 调整型修补3.6 第二道鳞片衬里涂抹及滚压3.6.2 施工作业方向应与第一道衬里涂抹方向相垂直。3.6.3 鳞片衬里施工厚度仍为 1.0mm,检测厚度为 2.0-°如山。若衬层设计厚度为 3.0mm,需实施第三道衬里施工作业。3.7 衬层修补3.7.1 将经检测确认的鳞片衬里施工质量缺陷完全消除。3.7.2 对未硬化、夹杂物质量缺陷实施挖除型修补,但只需打磨去除第二道鳞片衬里后用溶剂擦洗干净,按 3.4 节作业内容修补即可。3.7.3对漏电点、碰伤质量缺陷实施挖除型修补,需用砂轮机将缺陷处打磨至底漆后用溶剂擦洗干净,按图 3 工序修补。图 3 两道衬里缺陷挖除型修补3.7.3 对漏滚、表面流淌质量缺陷实施调整型修补,但只需将漏滚麻面、流淌痕打磨平滑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