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的境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明确认识人生的四种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2、认真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3、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启发思考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境界。教学重点1.启发学生对人生进行思考与解读,思索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境界。2、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产生思考,明白身处平凡也应该有精神追求,人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教学难点: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深刻理解四种境界。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方法教学法、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建筑工地上,三个泥水匠正挥汗如雨地干活。有人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在砌砖。”第一个泥水匠随口答道。第二个泥水匠回答说:“我在挣钱呢。”“我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楼。”第三个泥水匠很自豪地说。十年后,第一、二个泥水匠仍然在砌砖,第三个泥水匠成了一位有名的建筑专家。是什么给三个泥水匠带来了不一样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遇?我们现在所做的是“在砌砖”、“在挣钱”还是“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楼”?同学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理想和追求,那么作为一个生活在新时代的中职学生,我们又该追求怎样的人生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哲学和哲学家对人生的看法。二、作者介绍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人。1915 年入北大学习,1919 年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北大、清华等学校任教。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曾以“三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释今古,六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纪贞元”总结了一生的学术成就。他继承和阐发了程朱理学的传统,建构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为一代哲学宗师。他的主要论著收入《三松堂全集》。三、阅读课文四、划分段落层次21、课文哪几个段落着重阐述人生的境界?明确:1—6 自然段。2、7—10 自然段又说的是什么呢?明确:论述哲学的任务。(课文由此可分为两部分)五、研读第一部分1、什么是人生的境界?找出文中的阐释。明确: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2、人生的境界有哪几种?明确: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3、人生的境界依据什么来划分?明确:“不同的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