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工作简报2016 第 7 期(总第 533 期)主办:安徽师范大学 2016年 1 月 12 日国培日记1 月 4 日 第一天(阴)乙未冬日去芜湖清笛高鸣催向东,行木参差野蒙蒙。人生须臾忽两地,他山故水一念中。今天是国培第一天, 天气一如既往的霾雾蒙蒙。 因为就要远去芜湖一旬之久, 虽然我自己的课程和校内其他事务早已安排妥当,但还是心怀忐忑,一大早就赶到了学校。几位同事见到颇感诧异,似乎我的出现不合时宜。但我知道,四(1)班已经近两周没有班主任,我这个数学老师再一走, 班级会否“大厦”斜倾?学生会否散漫 “难驯”?家长会否怨天尤人?所以,我决定临走之前还是“婆婆嘴”一番,对学生再三嘱咐,对同事几度叮咛。虽然说了很多,但总觉得言未尽意未全。就这样,带着一丝不安,揣着一份希冀,我坐上了去往芜湖的客车。去芜湖的车是下午一点。 中国向来发车比开会准时, 我想大概不会是考虑到旅客劳神归心似箭, 可能在这里更能体现出时间就是效益吧!随着汽笛一声高鸣,汽车驶出车站,疾离故土驶向芜湖。沿路,冬日的田野异常空旷,树木枯索高低参差,天灰蒙蒙的,阴沉得越发低垂。车上寂寥无声,司机也不解人意,不播放一点鲜活的音乐打破这压抑和沉闷。两个小时后,汽车穿过芜湖大桥,我放眼望去,只能依稀看见桥面柱索,江面迷濛苍茫躲在雾霭之中不肯露出真容,我只有闭眼想象长江的壮阔辽远。 很快,汽车到站,我转车来到芜湖师大花津新校区。我印象中的安师大还是二十多年前的镜湖校区。回想当初来进行论文答辩,匆匆而来匆匆而归,只觉得安师大校园美则美矣,然而楼不高,地也不大。今天,一踏进新校区大门,就觉得大学气势果然不同,道路宽阔,楼房林立,不复是我心中的古色陈香,倒更像是一个正装的新人。我几番问路, 终于找到了报名的地点——桃李苑,班主任陈克胜老师早已在那里等候。 高校的教授对于我们来说都是 “大师”级人物,望多听多而难以企及,没想到陈老师和蔼可亲,细心嘱咐相关事宜,让我颇为感动。桃李苑的住宿条件真是不错,因为是新区,一切皆新,规格也不低,能让羁旅之人温暖舒适夜宿心安,开始新的生活。1 月 5 日 第二日(晴)无题岁末长阴出短晴,信步骋目望太清。风吹河柳催春暖,袅娜青烟不惹尘。今天是元月五日, 国培第二天。 七点半我们便已敷衍好自己的肠胃来到师大 7 号教学楼。班主任陈克胜老师为了让学员们迅速相识初步了解,设计了一个自我介绍环节。他首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