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土壤水动力学 是许多学科的基础,它的研究涉及农田水利学、水文学、地下水文学、 水文地质学、土壤物理学、环境科学等学科。1)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水资源;2)调控农田墒情,促进农业节水;3)土壤改良和水土环境的改善。[2]土壤各个指标 ,计算意义,相互关系。土壤—是由矿物质和生物紧密结合的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共存的一个复杂的、多相的、 非均匀多孔介质体系。定性指标—质地、 结构。定量指标–孔隙度、密度、含水率、饱和度等。[3]含水率 。体积含水率: θ v =Vw /V0 重量(质量)含水率:θ g =mw /ms 饱和度: w=Vw /Vv 贮水深度: h=Hθ (量刚为 L) 主要测定方法:称重法(烘干法)、核技术测量:中子仪,γ 射线仪、电磁测量:时域反射仪(TDR)、核磁共振测量、热脉冲测量、遥感测量:大面积地表含水率;[4]水分常数 。吸湿水,束缚在土粒表面的水汽,最大吸湿量(吸湿常数);薄膜水,吸湿水外层连续水膜,最大分子持水量,(薄膜水不能被植物吸收时)凋萎系数;毛管水,土壤孔隙 (毛管),水气界面为一弯月面,分毛管上升水、 毛管悬着水, 田间持水量 (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 ,田持;重力水,大孔隙中的水,饱和含水率。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水分常数:田间持水量(field (moisture) capacity):农田土壤某一深度内保持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水量。凋萎系数(wilting coefficient ):土壤中的水分不能被根系吸收、 植物开始发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也称凋萎含水率或萎蔫点。土壤有效含水量( available water content of soil ):土壤中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水量,即田间持水量与凋萎系数之间的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率与水分常数的应用:估计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计算灌溉水量; 根据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估算腾发量(地面蒸发+植物蒸腾)[5]土水势 (Soil water potential) :可逆、等温地从特定高度和大气压下的纯水池转移极少量水到土壤中某一点时单位数量纯水所做的功。定义土壤中任一点的单位数量土壤水分的吉氏自由能与标准参考状态下自由能的差值为该点的总土水势 ,ψ =ψ p+ψ T+ψ s+ψ m+ψ g土水势 =压力势+温度势+溶质势+基质势+重力势,标准状态下ψ =0,将单位数量的水分从标准状态移动到另一状态时,如果环境对土壤水做功,ψ >0;如果土壤水对环境做功, ψ <0。重力势 :地球重力场对土壤水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