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文八年级(上)古文检测卷一、阅读《晏子使楚》选段,完成1— 6。(共 20 分)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6 分)(1)圣人非所与熙.也()( 2)齐人固.善盗乎()(3)吾欲辱之,何以.也?()( 4)晏子避席..对曰()(5)酒酣..()( 6)左右..对曰()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①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3.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2 分)4.晏子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指出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4 分)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完成 5— 6(共 4 分)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①,辄②以水沃面;食不给,啖③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及至被谗④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注释】①昏怠:昏沉困倦。②辄:往往,每每。③啖:吃。④谗:说人坏话。5.你认为上文表现了范仲淹哪些高尚的品质?(2 分)2 6.读了上文后,试写出和“天下为己任”意义相近的一句名言。(2 分)二、阅读《人琴俱亡》 ,回答下列问题。7-11 共 18 分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便索舆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 !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6 分)( 1)病笃.()(2)索舆.()()(3)都.不哭()( 4)掷.地()(5)人琴俱.亡()8.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 6 分)( 1)子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