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 年) 增材制造(又称3D 打印)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将材料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新兴制造技术,将对传统的工艺流程、生产线、工厂模式、产业链组合产生深刻影响,是制造业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我国高度重视增材制造产业,将其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重点。2015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 年)》,通过政策引导,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增材制造关键技术不断突破,装备性能显著提升, 应用领域日益拓展, 生态体系初步形成,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形成了若干产业集聚区,增材制造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正在萌发,世界各国纷纷将增材制造作为未来产业发展新增长点,推动增材制造技术与信息网络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设计理念的加速融合。全球制造、消费模式开始重塑,增材制造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尚存在关键技术滞后、创新能力不足、高端装备及零部件质量可靠性有待提升、应用广度深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有效衔接《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应对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新形势、新机遇、新需求,推进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计划。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部署,紧密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和重点领域制造业智能转型,着力提高创新能力, 提升供给质量, 培育龙头企业, 推进示范应用,完善支撑体系,探索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增材制造产业做强做大,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二)基本原则创新驱动,夯实基础。强化技术、制度、模式、理念等创新,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健全设计、材料、装备、工艺、应用等环节核心技术体系,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需求牵引,统筹推进。面向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兴消费等应用需求,深入推进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等领域中创新应用,积极促进在生物医疗、教育培训和创意消费等领域推广应用, 打通增材制造在社会、企业、家庭的应用路径。军民融合,开放合作。大力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在军工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强军民资源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