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级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说课稿基本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通过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体验学以至用的成功感从而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学背景分析:一、本课时教学内容分析:篮球教学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全一册,第七章球类教学项目中的第二个学习内容。本课是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单元中的第二节课,在上一步换手运球的基础上学习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运球部分的重要内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应用于运球人正对防守人时的持球突破摆脱防守人时,并创造出传、突、投球时机。二、学生情况分析:任教的初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篮球运球基础与控球能力,他们渴望通过篮球学习掌握一些实用的比赛技术,这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兴趣保证。技能学习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技能教学与乐趣教学相结合是本课突破方向。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初步了解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二、技能目标:通过学练,使大部分学生能从原地上步换手运球过渡到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敢于面对和勇于挑战困难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变向换手时手推送篮球的位置——侧后方二、教学难点:推送篮球部位不准,造成运球落点靠后。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一、主要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法、讨论法、同伴合作学习法、示范讲解法、分解教学法、重复练习法等。二、教学手段:应用挂图和学生的练习情况,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学习,结合运用讲解示范法、启示引导法、鼓励表扬法等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空间,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三、教学资源:挂图2张、标志桶18个、篮球49个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之开始、准备部分(10′)(一)课堂常规2′1、体育委员整队向教师报告出勤情况。2、师生礼节。3、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和目标。4、检查整理服装、安排见习生。(二)一般性准备活动4′在《幸福拍手歌》音乐节拍中,教师带领学生围绕篮球场随节拍,行进间高、低交替运球。基本队形如下:♂。。。。。。♂×2♀⊙。。。。。。♀×2▽(♂-男生♀-女生⊙-体委▽-教师(三)专项性准备活动4′1、原地双手交替“V”字形运球。2、两人横向击掌快速上步探肩触球。教学过程之基本部分30′一、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20′(一)复习上一步换手运球。4′提问:运球时重心与速度的关系?1、集体练习交流体会2、学生示范教师点评(二)学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16′1、动作图片:2、动作要领:变向运球动作快,运球高度要降低。蹬跨转体探肩快,换手护球不能忘。3、组织教法:①两人上一步攻防互换分解练习:一人降低重心双手持球于体前,另一名同学上一步推送篮球侧后方快速上步换手运球2′②两人经反弹球跨步推送篮球侧后方,上步换手运球攻防互换分解练习:一人降低重心双手接队友传来的反弹球并快速持球于体前,另一名同学跑动中跨步推送篮球侧后方上步换手运球2′③教师依据挂图及动作要领讲解示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2′④牛刀小试——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练习3′(♂四个桶♀三个桶)⑤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与集体纠错相结合。⑥初露锋芒——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练习3′(♂五个桶♀四个桶)⑦邀请与自愿相结合个人展示,大家评价优缺点1′⑧挑战自我——学生根据同伴的建议挑战难度场地2′(6-8个桶)⑨教师小结及点评1′练习场地:二、运球抢球游戏10′游戏介绍:在半场范围内每人一球运球,另设两名无球同学进场抢球,被抢球的同学继续抢别人的球。第一环节男女生分别在各自规定的场地上进行运抢。第二环节男女生互派两名“留学生”去对方场地进行抢球,比比看谁丢球最少。教师随机参与游戏氛围较差的场地。游戏要点:运球不盲目奔跑,在对手过来抢球时利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使球转移到远离防守侧。场地图示:结束部分5′(一)放松活动1、教师带领学生在《幸福拍手歌》音乐声中一起舞动放松。2、静拉柔软、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