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我见[1]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涉及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四个大的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村改革、破解“三农”问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要从农民的利益出发,激发劳动热情,才能更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全面进步,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我国将迈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全体人民的期盼和共同的梦想。此时,我们不能不想起8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是农村继建国后开展的土地改革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再次给全体农民带来切身利益,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历史意义是十分重要而深远。联产承包的起源是XX省XX县区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大包干”,这样的做法在当时是与人民公社制度相违背的。小岗人冒着很大风险签字盟誓,悄悄施行“大包干”,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迅速解决了吃饱肚子的问题。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才全面实行了人民公社制度向联产承包制度的改革。今天我们谈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农民的立场上。这里说的农民是广义的农民。我国是农业大国。不论总人口数量、分布面积、思想认识,还是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上讲,“三农”是中国的根本。目前的城里人,来源于农民,思想意识仍难以摆脱农民意识。只是城市发展了,只是城里人富裕了,只是城里的高楼大厦多了,并不能说明中国发展富裕了,只有第1页共7页广大农村发展富裕了,才是真的民富国强了。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既符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也代表了全国人民的热切心愿,必将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广大农村面广人多,不可能依靠国家投资来实现,不可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是要靠农民自己的劳动来实现。一盘散沙不行,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必须依靠党的领导和政府组织。要健全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建立促进新农村建设深入持久推进的工作机制,指导协调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对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考核的指标体系,作为检验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内容,作为对班子考核和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公务员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要是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强大合力,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持久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要组织有声势有深度的宣传报道,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引导广大干群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2、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群策群力,制定科学的、符合各地实际的、可逐步实施发展的规划。要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各个阶段目标任务,并通过典型引路狠抓工作落实。一方面要做好规划部署。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和谐村镇的角度出发,绕过发达地区村庄建设上走过的弯路,制定科学的总体规划、全面的实施方案,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科学确立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及指标体系,妥善处理好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统一部署与分类指导的关系,做到既与总体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又量力而行,与农村实际紧密结合,从人民群众最愿意、最迫切需要而又能做成的事情抓起,扎实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要抓典型做示范。要重点建设一些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示范点,认真总结推广试点经验,积极探索多种模式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方法,努力开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新局面。有第2页共7页人说西方一代人建的房子几代人使用,而我国农村不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