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1 如何促进全员参与和构建改善文化从纯管理技术角度看,“丰田生产方式”并不十分复杂。现代 IT 技术已使“计划及物料管理”变得相对简单, 进而使得“ JIT 准时化生产”变得较易实现; 高度自动化、 集成化的制造设备也为“均衡生产”、“工序中保证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为什么我们就是学不好,学不像,真正的原因在于,我们并没有真正体悟到具体管理方法、技术背后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思想;而且,我们在促进全员参与和构建改善文化方面,缺乏认真的研究和持续的追求。【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意义】三年前,笔者和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谈顾问合同的时候,就这个问题有过交流抑或交锋。他告诉我,他的员工积极性没有问题,顾问不用管,理由是在没有人要求的情况下,每天不做到晚上八点不下班。我就明确告诉他,那不是员工积极性使然,那是管理者的无奈之举(时间内完不成任务),是员工不得已而为之(不多花时间拿不到足够的工资)。三年后的今天,在笔者公司的辅导下,这家企业在管理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便有大量的增产订单,员工五点半就可以下班享受正常人的生活,大量处罚条例被束之高阁。原因在于,这家公司员工的积极性被真正调动起来了。我们都知道“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意义,我们也许还懂得“企业最大的浪费是员工智慧的浪费”的道理。 但是该如何定义员工积极性却思考不多,也不知道该怎样评价员工积极性。首先,我们要走出对员工积极性的认识误区。人们常常误解了“员工的积极性”,比如人们用计件工资制等手段让员工没有白天黑夜地工作,以为是调动了员工积极性;人们通过扣发奖金等形式让员工轻伤(感冒等)不下火线,以为是调动了员工积极性。笔者有许多机会接触企业管理者,如此误解员工积极性的绝对不在少数。另一方面,人们谈到员工积极性,或者简单期望金钱等激励政策发挥作用,或者显得手足无措无能为力。残酷的管理现实表明,一些具有最高工资保障的行业,其企业员工积极性并不是最高的;而更多企业的员工积极性在每况愈下,特别是在新劳动法实施后,劳资关系进一步趋紧。员工积极性到底是什么?在丰田、理光这样一些优秀企业里,员工的积极性是用“改善成果或发明创造的数量”来评价的,比如员工改善提案件数、员工月度改善提案参与率、发明创造或专利数量等。可见,所谓员工积极性就是员工付出智慧(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行动。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