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1 自从 2000 开始,就添加了一个新的功能,叫做默认。有朋友会问了,为什么叫“默认 ”呢?原来,这些文件夹与我们自己手工建立的文件夹之间有着一个本质的区别,在它们的名称最后都会有一个 “$”符号,作用就是能够在网上邻居中隐藏自己。这样,除非我们预先知道这些默认的名, 否则, 按照常规方法是根本无法直接进入到这些文件夹的。起初这项功能主要是为了方便系统管理员的日常工作而设计的,并且在默认情况下它们就是开启的状态,但由于的漏洞层出不穷,那加上这些预设的文件夹名称早已被大家所熟知,因此, 这些原本是一番好意而设置的功能在使用时却成了一个巨大的安全陷井,严重地威胁着系统和的运行安全,对于此类 “鸡肋 ”功能我们自然就要“关他没商量 ”。今天,笔者就将几种最常见的清除默认的方法列示出来,以供大家参考使用。如何查看默认默认虽然在网上邻居里是隐藏显示的,但对于系统管理员们来说,察看起来却是小菜一碟。他们最常用的就是下面的两种方法方法一 :图形界面方式优点 :上手容易,直观性强,进行相关管理操作时非常方便,适合初级管理员使用双击打开控制面板的“管理工具 ”,执行 “管理 ”图标,在打开的如图1 所示窗口中展开“文件夹 →”,即可在右侧区域中看到当前系统的所有文件夹(图 1 所示为最常见的三类系统默认) 图 1 方法二 :命令行方式优点 :方便快捷,功能较GUI 方式更强,适合高级管理员使用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2 在“命令提示符 ”窗口中执行命令“net share ”,如图 2 所示,此时系统将会将本机上所有的文件夹显示出来(带$字符的即是隐藏) 图 2 【小提示】从图中大家可以看到,默认的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 “ADMIN$”,它所指向的就是当前的系统工作目录(WINNT 目录 )。第二类是类似于“C$、D$ 、E$⋯⋯”的,它指向的其实就是本机上每个磁盘分区的根目录。而最后一类则是“IPC$”,它就是我们常说的“共享命名管道 ”,而著名的空连接漏洞也正是利用了这个IPC$ 【小提示】在任何窗口中执行“名 默认共享名 ”命令 (例:\\server\admin$)即可进入该共享文件夹所指定的目录中共享清除方案一: 手动清除法方便指数 :★★★★★推荐指数 :★★★方案优势 :方便快捷,无须特别的负 作 用: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每次重启后默认共享还会自动出现,必须重新清除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