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妊娠期高血压规范化诊治整理VIP免费

妊娠期高血压规范化诊治整理_第1页
1/6
妊娠期高血压规范化诊治整理_第2页
2/6
妊娠期高血压规范化诊治整理_第3页
3/6
妊娠期高血压的规范化诊治河北省人民医院作者: 郭艺芳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妊娠妇女所出现的血压异常增高,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其发生率约占孕妇的10%左右。妊娠期高血压可显著增加胎盘早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脑出血、急性肝功能衰竭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风险,是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积极预防、早期筛查并合理干预妊娠期高血压对于保障孕妇与胎儿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其病理生理机制与临床特点不同,妊娠期高血压的防治原则与普通高血压亦显著不同。在妊娠期高血压的综合管理过程中,既要适度控制血压,预防或延缓由血压升高所致的靶器官损害的发生,还需充分顾及胎儿安全,因而显著增加了降压治疗的难度。由于大型随机化对照试验均不会纳入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因而近年来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临床实践中主要依据小型观察性临床研究与临床经验进行处理。 1. 妊娠期高血压的分类正常妊娠期间,孕妇心血管系统可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例如血容量与心排出量增加,动脉管壁对血管紧张素Ⅱ反应性下降,肾素活性降低而心钠肽水平增高,内皮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与前列环素增加。这些生理性变化的综合效应是全身血管阻力下降,因此妊娠早中期孕妇血压常有所下降,并于妊娠 6 个月时降低至谷值。但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孕妇血压可出现异常增高, 甚至诱发严重的靶器官损害与临床事件,此即称为妊娠期高血压。参照美国妇产科学会和美国高血压教育工作组标准,可将妊娠期高血压分为4 类:( 1)慢性高血压;(2)妊娠高血压;(3)子痫前期 / 子痫;( 4)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子痫。不同类型的妊娠期高血压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因而其临床特征与处理原则也有所不同。由于子痫患者的血压管理原则与子痫前期相同,而其他临床状况的处理不属于高血压的范畴,因而本文未重点讨论子痫的治疗策略,建议参照相关指南性文件。 2. 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即妊娠前或孕龄20 周前出现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或产后 12 周后血压仍不能恢复正常。收缩压在 140-159mmHg和/ 或舒张压在90-99mmHg为轻度高血压,血压≥ 160/100mmHg、特别是并发靶器官损害时称为重度高血压。病理生理学研究显示, 慢性高血压孕妇的血管阻力持续增高,血管阻力指数及脉搏波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健康孕妇。 慢性高血压可显著增加围产期孕妇与胎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如子痫前期、 围产期死亡、胎盘早剥、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妊娠期高血压规范化诊治整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