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挲大地》读后感,邢小俊的乡愁 邢小俊的乡愁 ——读《拂挲大地》有感 朱俊平 挤时间仔细读完邢小俊的《拂挲大地》这本书,从内心深处有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为他仗义执言、反映过去的、现在的、真实农村而叫好;为他能够深入现实敢讲话而鼓掌。一个文学家,他所描写和反映的问题正是我们老百姓所关心感受最强烈的问题,这对于社会发展,制定国策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这也正是一个正直作家的历史责任,这也是一个很有正义感作家的人为精神和道德操守:不否定所有光明,对国家对民族有所担当的爱国热情和爱人民、爱家乡的美好情怀。 社会在发展在进步,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政策法规在执行中也有许多偏差和矛盾难以解决,更不能一蹴而就,出现了许多农村普通老百姓难以生存,或者更准确的说是难以接受,难以适应,这看起来是表面的问题,但根源是什么。用什么更好的办法去解决。这是值得从上到下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认真思考讨论的大问题。 这本书以耀州让礼村的人和事描写为主,但所反映的不是一个村一个县一个省的问题,而是以点带面,剖析了全社会问题。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农民,对土地的眷恋,浓浓的乡愁和泥土气息扑面而来,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和性格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拂挲大地》的“拂挲”,是用手轻轻的抚摸,像母亲对于儿女一般。这非同一般的名字,是作者给予乡村大地的慰藉,是对故乡大地的挚爱和真诚,下面所有文章的人和事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作品每篇的字里行间都是用敬畏和虔诚的心,为乡村的历史更迭坦诚代言,也许是作者与乡村的血脉相融吧。 全书分为,正篇:望;反篇:殇;合篇:归。 正篇。望,是站在另外一个地方看乡村大地,看自己生活过的故乡。从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说起,我们从《天爷注视下第 1 页 共 3 页的丘隅》《一生浩瀚,半生在炕》《匠人的背景》《龟兹》等等共二十篇的美文能够感受到身在异乡的人对故乡的爱恋和渴望之情,这些地形地物和乡村人和事在记忆中永不消失,活灵活现。 反篇。殇,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表现了随着工业化的到来,商业潮对所有人的冲撞,农业在人们意识中的淡薄,拥有质朴平实而悠远的土腥味的村庄还会不会有过去的那种厚道和温情。随时在变迁的乡村为何要这般寂寥。 “殇”共二十篇,《人民的一块地》《拆迁引发的命案》《传销》《溺死》《垃圾场》《两棵背井离乡的树》《城市菜地》《逃脱的麦子》等等读后令人感到沉重,这些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情让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