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乡村建设培训心得VIP免费

新乡村建设培训心得_第1页
1/13
新乡村建设培训心得_第2页
2/13
新乡村建设培训心得_第3页
3/13
新乡村建设培训心得 2017 年 11 月 12 日至 17 日,我有幸作为一名县中专社会培训处的教师学员参加了由市政府组织的赴 XX 省 XX 市三瓜公社半汤商学院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新乡村建设的培训活动。经亲眼睹见、亲耳聆听、亲口交流等诸多途径,我对 XX 省 XX 市三瓜公社新乡村的建设面貌拥有一个轮廓式的了解,对新乡村建设的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我对此次培训产生了如下的心得体会。 一、新农民是新乡村建设的人力保障 新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此,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班,应是我们新沂中专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和始终不渝的一项任务,我们要借这次培训机会,吸取 XX 省的先进经验,结合地方实际情况,针对性开展培训工作,扩大新农民培训的业务范围,提高培训效果。 二、新生活是新乡村建设的动力引擎 新乡村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使农民富裕。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从宏观层面来讲,农民增收可以激发广大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使农民的需求成为一种有效需求,从而增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 目前,农村商品市场总量不足,分布不尽合理,同时假冒伪劣产品较多,这给农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形成现代流通方式下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是新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三、新风尚是新乡村建设的精神归宿 -1-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第 1 页 共 13 页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近年来,本县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同时一些不良文化有所抬头。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因此,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表现之一。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中出现的人情淡漠等现象,在农村地区已经有出现的苗头;另一方面,传统的陋习在一些农村地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乡村建设培训心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