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观后心得体会 建国大业观后感 时间,定格在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的那个激动人心时刻,人民们用分散到聚集,四分五裂的土地合拢了,中华锦绣的河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天安门阁楼上、阁楼下那些灿烂的微笑,如同朝阳,再一次让中国在世界舞台绽放出金灿灿的光彩。历经风霜的历史又一次回到了起点,而那一句庄重的宣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象征着伟大的诞生,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建国大业》为我们阐述了从 1945 年抗日战争结束到 1949年 10 月的国家编年史,由黑暗走向光明的那一段历史。一度,这片大地笼罩着一片血腥和阴霾:内战,屠杀,腐败,家天下,封建独裁,官商勾结,….路上暗暗地,黑暗让世人毛骨悚然,使世人畏惧,使人萎靡不振。人们昏昏欲睡,在官僚的黑暗压迫剥削下俯首称臣,他们麻木不仁、浑浑噩噩。一切的发生都不可阻止,血污和黑暗,更多的血污和更多的黑暗,电影里的冯玉祥打起灯笼,照见了穿越回去的鬼:这些鬼在中国历史里穿行,从一个朝代穿到另一个。但本朝的鬼在电影里现了身,真是分外悚人。阴冷从地狱透过来,蔓延着,即将把这个国家民族覆灭。 昏暗的社会渐渐的亮起了星星火光,那些勇敢的革命党人,仁人志士,他们不惧怕那些虚无的恐惧,不害怕那万恶的厉鬼,他们朝气蓬勃,充满信心,他们反对内战,举起手中的火种,秉烛之光即将燎原,他们不畏死亡,不惧流血,呼吁着民主与和平的到来。“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赔上了一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这是闻一多的《最后的演讲》。千百万民众高举手来,高声呼唤和平时代的到来。 更有无数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电影贯穿了那漫长的的四年,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庆会谈到最后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一个又一个熟悉的人物,熟知的历史片段在眼第 1 页 共 2 页前一闪而过,触摸着心灵的细节,一种情愫在内心流淌,来不及去表达感动,因为要感动的场景已太多太多——记得,在电影中,淮海战役胜利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和任弼时一起喝酒庆祝的场面。这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居然醉了,他们高唱国际歌,几个人紧拥在一起,在泪光中朦朦胧胧的月光透过窗子,安静,风雨后的安静。毛主席——这位开国领袖,第一次醉卧一边,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这一刻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