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读后感VIP免费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读后感_第1页
1/2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读后感_第2页
2/2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读后感 凡帅旗 创意不是一种技巧,创意的功夫来自创意之外,创意是人生资源的积累和能量开发。简言之,创意来自精彩的生命。 就像贝多芬、莫扎特等音乐家那样,没有感受心潮澎湃的激动时刻,就奏不出生命的交响曲。 就像鲁迅、巴金等著名作家那样,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就不会留下传世之作; 就像梵高、毕加索等著名画家那样,没有一颗纯洁的感知事物的心,就画不出经久不衰的名作。 虽然贝多芬、莫扎特、鲁迅、巴金、梵高、毕加索这些大家不是学设计的但他们的思维却是最具创意的。创意的目的旨在引领潮流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思维飞跃。创意设计的存在旨在打破人们对现有观念的桎梏,启迪人们对新鲜事物的思考,引导人们变换思维方式和思考结构,是一种突破性和前瞻性很强的活动,需要设计者对生活有着极敏锐的眼光和极强的捕捉能力。不管是鲁迅、巴金的文学作品,还是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还是梵高、毕加索的名画都具备了这种能力而且到如今还具有深远影响。 现在风头正紧的 2004 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广州歌剧院设计扎者哈·哈迪德,她的建筑设计之路是充满艰辛的。她的的设计富于动感和现代气息这是她的特色。但也正因为这两个原因,她的很多作品都只能安静地躺在图纸上,无法付诸实施,她甚至一度被称为“纸上谈兵”的建筑设计师。尽管她得过大大小小的奖项,有时候一年获 4 项,但似乎在世界建筑环境里掀不起一丝波澜。这种状况一直到 90 年代末才有了改观。在 20世纪 90 年代之前她的作品获奖的很多但付诸实施得却少之又少,在这 20 年左右的时间里她的设计生涯是黑暗的,不如意的但也正是这段时间(1972 到 90 年代)的曲折和坚持和 1950-1972 在巴格达的生活使她的生活多姿多彩充满酸甜苦辣,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影响使她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开始一飞冲天。这就是精彩的生活带来的创意。 第 1 页 共 2 页 创意做起来是简单的同时也是很难得。创意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正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的那样,创意的功夫来自创意之外,创意是人生资源的积累和能量的开发。人生资源的积累和开发,在学生时代要让自己成为自己的老师,长出触角与世界连接,建立自己的情报系统。(读后感)这称之为自我教育或自我养成。自我教育之一,书本。书永远是我们最重要的朋友,当我们迷失时、忧郁丧志时、人际或爱情挫败时书就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为我们解困。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读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