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哀乐中年》观后感VIP免费

《哀乐中年》观后感_第1页
1/6
《哀乐中年》观后感_第2页
2/6
《哀乐中年》观后感_第3页
3/6
《哀乐中年》观后感 观《哀乐中年》有感 原创:安主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李商隐 序言 电影《哀乐中年》由文华影片公司于 1949 年摄制,距今已有 69 年的历史。当年我的奶奶只有 16 岁,所以片中的许多人物年纪比我奶奶还大。对于奶奶儿时的年代,我总是颇为好奇,虽然也从她口中零零碎碎听到一些故事,但这些拼凑出来的记忆总是不完整的。 我从奶奶口中所了解到的她们那一代人的生活大概是这样的: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经常缺衣少食;人们普遍文化程度很低,文盲不在少数。 但是我在电影中看到的却是不同的情形,有钱人可以住花园洋房,家里还有佣人,电话、冰箱、抽水马桶等现代家居用品也都一应俱全,少爷小姐们基本都上过大学。我不禁联想起奶奶,她只有小学文化,一辈子没参加工作,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家庭,这和当时的富人生活可真是判若云泥。 虽然贫富差距自古有之,但我在亲眼见到之后还是觉得触目惊心,不过物质上的贫乏并不可悲,最可悲的是电影中所揭露的当时人们精神上的贫瘠。 我老觉得我们中国人除了青年就是老年,好像没有中年似的,其实最可宝贵的是中年。 ——刘敏华 你以为他们就能代表年轻人吗。绝对不是,他们不过是未老先衰的一群罢了。 ——刘敏华 我们中国人真是一个古怪的民族,对于死看得这么重要,而并不讲究怎么样好好地活下去。 ——刘敏华 阶级 第 1 页 共 6 页 人到中年的小学校长陈绍常妻子去世之后,为了孩子他未再续弦,但熟料待到孩子们长大后,矛盾却层出不穷。 陈绍常虽然是个小学校长,实则收入微薄,而且在当时教员的社会地位很低,所以他代表的应该是穷人阶级。他的大儿子-陈建中从小心高气傲,长大后在一家银行供职,并和银行经理的大女儿谈起了恋爱。虽然电影里未叙述银行经理为何会同意女儿和一个穷小子谈恋爱,但我想导演的意图肯定不在此,他想凸显的就是两个阶级结合之后的矛盾。 新婚第一夜,建中太太-冯丽君的陪嫁佣人跑来哭诉自己没有床睡,冯丽君一听就不乐意了,赶紧指使陈建中去找床。陈绍常家房子小,为了支持建中结婚,原本住一起的姐姐和外甥都搬了出去。建中想让二妹-建英把床让出来,但是建英生气地拒绝了,他又想去叫三弟-建平,可建平已经呼呼大睡了,陈绍常见此情形只好无奈地让出了自己的床。 看到这一幕,很讽刺,也很令人震撼,一个陪嫁佣人竟然把房主的床给夺走了,只是因为这个佣人是从富人家过来的,所以堂堂一位穷人家的主人居然比不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哀乐中年》观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