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三大作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简称为党的三大作风。这是毛泽东在 1945 年 4 月 24 日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提出来的。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在党风上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整套优良作风的高度概括,是我们党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紧密地联系人民群众在一起,既是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体现,又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的反映;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及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里程中,我们党正是充分发扬党的三大作风,才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三大作风产生的背景 (一)历史背景 总观我国历史,历朝历代的兴亡、更替,其兴起时都是励精图治、生气勃勃,其败亡的时候都是由于骄奢淫逸、*糜烂。其根本原因是与执政者的形象、与人心向背紧密相连的,昭示着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最典型的比如明末李白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开始时形象不错,很得人心,可执政以后,位子还没作稳,就内部互相争斗,形象整坏了,失去了人民支持,被赶出京城。19 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定都天京后,由于权利之争而在领导层产生内讧,由于洪秀全沉于享乐、荒于政事,生活极度奢侈*,再加之对群众非人化的社会管理导致民心丧失,生产受到破坏,物质极度匮乏,粮荒日益严重,最终天朝覆灭。又如 20 世纪最后 xx 年,苏共、东欧各国共产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南斯拉夫社会党,一个接一个倒了下去,失去了政权。由于侵略阿富汗的数年战争,使苏联耗尽了国库,人民生活极度困苦。1990 年苏联 1200 种主要消费品中有 1150 种短缺,甚至出现了十年未遇的面包、香烟和火柴严重短缺的现象;1989年罗马尼亚的肉比 1980 年下降 51%、鲜奶下降了 61%、奶制品第 1 页 共 8 页下降 40%。苏联解体后,一位外国记者问一名普通群众:党和国家就这样跨了,你们就没有一点同情心吗。,群众面无表情的说;早就该跨了,这个党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 只有饥饿和贫困。齐奥塞斯库夫妇在逃亡的路上问一名工人:你们为什么要*我们。工人回答:因为一没有面包,二没有暖气。党内的*,老百姓早已深恶痛绝,在加上他们忘记了群众,轻视群众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