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毛_粘混纺织物定量分析方法改进VIP免费

毛_粘混纺织物定量分析方法改进_第1页
1/6
毛_粘混纺织物定量分析方法改进_第2页
2/6
毛_粘混纺织物定量分析方法改进_第3页
3/6
关于毛/粘混纺织物定量分析方法改进俞邱娈 倪志芬嘉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摘要:本文选用 36~37%的盐酸对羊毛/粘纤混纺织物进行定量分析,设定温度为常温(20℃),时间分别为 15min,30min 和 60min,在粘纤完全溶解的同时,得到羊毛的 d 值为 1.00,实测结果与理论比例的绝对误差小于±1%,且在 95%的置信度下,对同一混纺比例的纺织品,连测 10 次,置信界限小于±1%。其实验准确度与精密度均较高,结果较其他方法满意。关键词:粘胶纤维 混纺织物 定量分析 方法改进 盐酸法 1.引言粘胶纤维(简称粘纤,viscose),是以棉或其它天然纤维为原料生产的纤维素纤维。在 12 种主要纺织纤维中,粘纤的含湿率最符合人体皮肤的生理要求,具有光滑凉爽、透气、抗静电、染色绚丽等特性。粘胶纤维与羊毛混纺后可相互取长补短,利用两种织物不同的力学、物理性能,工艺上进行合理的搭配与防治,以改变产品的外观和风格,使产品毛型感增强,质量提高。其面料质地细腻柔软,手感丰满,富有弹性。在纺织品纤维成分分析检测中,通常采用 GB/T2910.4-2009[5]对毛粘进行定量 分 析 。 然 而 , 由 于 次 氯 酸 钠 溶 液 的 不 稳 定 性 ( NaClO+H2O NaOH+HClO),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常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一瓶 500ml 的化学纯次氯酸钠,其游离碱的浓度高达 7.0~8.0%),因此,在溶解毛的过程中,粘纤也因碱的作用受损,引起质量损失。针对这些情况,近年来,对于毛粘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3]与探讨[4]也有不少,其中,除了次氯酸钠法,主要还有 4 种方法:甲酸-氯化锌法,75%的硫酸法,2.5%的氢氧化钠法,59.5%的硫酸法。但这 5 种方法各有优缺点,详见表 1。本文鉴于日本标准[7]JIS L 1030-2.6.2.9:2005 纺织品的混纺定量分析测试方法的启发,选用 36~38%的盐酸(原液),温度为 20℃,时间为 30min,得到的较前面几种方法更为理想的结果。表 1 毛粘混纺织物实验条件优缺点对比[4]试剂名称优点缺点解决方案碱性次氯酸钠GB 方法,范围广,毒性小粘纤损伤严重,试剂须滴定方能使用修改 d 值甲酸/氯化锌准确度和稳定性好试剂配制复杂,毒性大d=1.002.5%氢氧化钠准确稳定,毒性小须保持沸腾 10mind=1.0059.5%硫酸准确稳定,毒性小单独配制,温度不能超过 45℃d=1.0075.0%硫酸准确稳定温度不能超过 45℃d=1.002.实验2.1 实验准备2.1.1 实验样品与器材标准贴衬织物(毛,粘纤,上海纺织工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毛_粘混纺织物定量分析方法改进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