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即人生文字是修正灵魂良药》心得 读《经典即人生---文字是修正灵魂的良药》心得 当第一次从校长手中接过这本书时内心是很沉重的,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信任。但是也一直没有急着去拜读这本三百多页的书,因为对于陈琴老师其实已经有所了解,去年也粗略的读了复印本的《经典诵读问答录》也已经受益良多,打算心静下来在还好读读这本期待已久的好书。 最近几日读完了,感觉心里波涛汹涌,有很多想说的想去做的,但是,有种感受叫无以言表,但是还是想说说我的一些感受。 第一章《语文之忧与素读之道》 陈老师也曾无数次低回惆怅,无数次搔首追问,无数次豁然又迷惘:语文,是什么。陈老师蓦然回首时才发现:大道至简似平常。老师读书,再教学生读书。唯有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陈琴老师读书是为了给学生作参照物。 对于语文课,陈老师主张低成本的课堂。课堂不是舞台,上课不是拍电影,经不得剪辑。每一节课都是神圣的,我们就是这样的底色,就只能这样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当然,生活需要电影类的艺术,比如,公开课就是艺术,是生活化的艺术。 在这一章里我还学到了陈琴老师关于家校关系的处理,她的“家校共读”活动进展的就很值得我去学习。对于低段拼音教学陈老师也给了我们一个好的方法:声母、韵母都像背口诀一样,念的滚瓜烂熟,再来逐个认识,用卡片指读。识字课对于“六书”的渗透也不觉得生涩,陈老师的教育智慧那么的让人钦佩。 最后陈老师告诉我们语文是什么。“是一节节课的技术训练吗。我从来认为,语文不是老师教会的,语文老师只要做到三件事就够了,一是教孩子认识近三千个汉字;二是教会孩子朗读;三是不遗余力地诱惑孩子迷恋书籍。其他的事,孩子自己会主动学会的。” 第 1 页 共 2 页 对于语文课老师要爱整棵树,直至整片森林,而不是盯着某一片叶子或某根树枝。想想何尝不是呢,我们的课提问时参与的有几个人,有多少人会游离于课堂之外,什么才能让更多的孩子受益呢,就是读书,去热爱读书吧,去捧起书本,嗅里面的馨香,品里面的味道,悟里面的哲思,修灵魂的高度。 第二章《经典素读教学实践举例》 这一章节,是从 xxxx 到 xxxx 年陈琴老师的教学札记,记录很多她真实的素读课堂和她的语文课。这里面看到陈琴老师的坚持和辛劳,也看到了为师的责任。她的每一封《给家长的一封信》都那么的真诚和动人。她的素读课上学生是那么的热爱,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