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北部低品位粗粒金地区地表找矿体会 安康北部低品位粗粒金地区 地表找矿体会 一、含金岩系特征 XX 省安康北部地区月河以北近百余公里范围内发育早古生界志留系梅子垭组(s1m)、大贵坪组(s1d)。岩性为中浅变质黑色岩系,其中均发现有含金层位。 这套黑色含金岩系岩原岩为泥砂质沉积岩夹火山岩。构造上位于南秦岭褶皱带,濒临扬子准地台。 志留系下统梅子垭组(s1m)主要为绢云石英片岩、黑云母变斑石英片岩、含炭黑云绢云石英片岩、变砂岩、硅质岩等。金矿化及重要的金矿床产于梅子垭组第一和第四岩性段内。主要含矿岩性为黑云母变斑石英片岩、含炭黑云绢云石英片岩及少量的变砂岩。在含金岩性段内的地层多具备微含炭质的硅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化、绢云母化、片劈理化,尤其与硅化带中发育的顺层石英脉密切相关。 金矿化主要以中粗粒自然金粒为主,多产于黄铁矿、石英细脉、方解石细脉中。 二、地层划分、岩性对比、含矿层追索非常困难 本区基底构造层为中元古界郧西群、耀岭河群,盖层以寒武-志留系构造层为主。梅子垭组岩系遭受了加里东期构造旋回的变形,至少可分为四幕。构造形变复杂而强烈。 1、从这套黑色岩系的原岩来说,基本以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为主,本身就差别不大,经历了多期变形、变质作用后,岩石原有的面貌已完全改变。原生层理构造基本为后期构造所叠加、置换而难以识别。只有极少数顺层片理可以让原始层理得以保存。 1 片岩中石英脉的褶皱形态 2 sx+1 片理褶皱形态 因此,地层厚度可能有多次叠加,反复出现,加上没有标第 1 页 共 7 页志层,地层对比非常困难。 2、含矿层没有明显特征,有黄铁矿化不一定有金矿化,但金矿化必有黄铁矿化;硅化与金矿化有必然联系,但有硅化不一定有金矿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和黑云母变斑晶的出现不等于有金矿化;片理化程度强烈是金矿化的有利地段,但并不代表含金地段;含炭质地层的出现与金矿化有关,但含炭量的多寡都制约了能否形成含金地层。 3、由于地层没有明显差异,经常致使追矿连矿时,将相邻的不同含矿层位,误当一层矿体连接,也因此往往出现含矿层穿越地层。 4、矿在岩石中的不均匀富集,致使含矿波动明显,昨天采的人工重砂样可见有数十粒自然金、今天用同样的方法,在同样的位置采同样量人工重砂样,甚至颗粒无收,重现验证不理想,复检确定品位 3 往往需要多次重复,费人费力费时,追矿进展缓慢。 5、人工重砂样品的采集、粉碎、淘洗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