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心得体会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时间是感性的、对象性的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同主观认识活动相区别的感性物质活动。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能被称为实践。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任何人的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具有社会性。它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实践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随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是具体的、历史的。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和改造世界,是因为客观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类之所以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因为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被人类所认识和利用的。而通过实践证明的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使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它是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对以客观事物的本质的规律的正确揭示,因此,真理具有客观性。而它的客观性决定了它的一元性,即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此外,真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指的是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相符合的客观内容,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因此,承认了客观真理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而人类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第 1 页 共 3 页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因此,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人和真理都会受到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所以只能是对特定认识对象某个阶段、某个方面、某个层面的认识,因而这种认识是不完全的、有限的。所以,任何真理都只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相对正确的反映。 基于以上两点,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是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