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村实践调查之感想 姓名 xxxxxxxx 学号 xxxxxxxxxx 指导老师 xxxxxxxx 小岗村实践调查之感想 摘要 小岗村已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丰碑,它的历史地位是如此稳固,以至于让人有点难以置信。可是,同样让人诧异的是,小岗村的一成不变。面临 21 世纪新挑战的中国农村,该如何适应与生存,如何发展与壮大,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关键字: 农村 改革 发展 一、小岗历史 (一)、农村改革之前的历史 1、历史背景 XX 县区几百年来就有外出逃荒要饭的历史,《XX 县区志》称:人民“饥寒困苦,他处人所不能忍者,独能忍之”。 XX 县区小岗村在当代中国之有名,还是因为它是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先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源地。凤阳人民为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农业闯出了新的路子。 2、困难时期 凤阳人对于刻骨铭心的 1959-1961 年三年灾难还记忆犹新,在那场灾难中凤阳人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巨大太悲惨。仅从非正常死亡的人数来看,据历史记载,1959 和 1960 年两年凤阳共死去 60245 人。实际数字肯定更多。这从历年人口发展变化的情况中可以看出来。XX 县区 50 年代末的人口高点大约在 41 万人左右,而经过三年灾难之后, 2 总人口再度恢复到这个水平,估计是在 1971—1973 年。也就是说,期间经历了 10-12 年。而整个中国,如果在三年灾难中非正常死亡为 4000 万人,即占原有总人口(67207 万)的第 1 页 共 25 页59.52",那么经过了不到两年的自然增长,总人口就恢复到原有水平。凤阳的人口恢复时间却是全国时间的 6 倍之多。由此,任何人也不难想象,灾难中的凤阳人口损失比例之高和程度之惨烈。 3、早期建设 建国初期,小岗村和所在地 XX 县区,即对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通过互助合作,组织了起来,走上了集体的道路。在这期间,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 这次治理淮河,对穷山恶水进行了规模宏大的改造。他们建造了许多山谷水库、湖泊和洼地蓄洪区,而且,还疏浚和开挖了数条大型运河,培修和加高了淮河大堤,从而控制了淮河洪水的泛滥。 由于小岗村属于岗地,往年都是十年九旱。与此同时,小岗村农民和附近农民一起,又修建了一座比较大的燃灯水库。很多人都说,当年修水库是不拿工钱的,但人民热情高、劲头足,干起活来就像是拼命。十几万民工日夜苦战,工地上的喇叭唱个不停:“燃灯水库,燃灯乡,十三万人民喜洋洋""”俗话说,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