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茎木类中药茎木类中药是茎(Caulis)类中药和木(Lignum)类中药的总称,主要指药用植物地上茎或茎的一部分,多数为木本植物的茎或仅用其木材部分,少数是草本植物的茎藤。药用部位是茎藤的如关木通、丁公藤、大血藤、清风藤;药用茎枝(Ramulus)的如桂枝,槲寄生、钩藤;药用茎刺(Spina)的如皂角刺或其翅状附属物如鬼箭羽;茎的髓部(Medulla)入药的,如灯心草,通草,小通草。木类中药是木本植物的树干剥去树皮后的木材部分,包括形成层以内的部分,主要由次生木质部构成。木材可分为边材和心材两部分。边材一般颜色较浅,心材由于积累了较多的挥发油、树脂和色素类物质,颜色较深,质地致密而重,常含有特殊的成分。因此,木类中药大多数采用心材,如沉香、檀香等。单子叶植物茎最外层为表皮,表皮内如有下皮厚壁细胞常为鉴别的特征,其内基本组织中散生多数有限外韧维管束,中央无髓(如石斛)。裸子植物茎的木质部主要为管胞,通常无导管,但麻黄茎的构造与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类同。一、性状鉴定应注意其形状、大小、粗细、表面、颜色、皱纹、质地、折断现象及气味等。茎类中药多呈圆柱形,也有扁圆柱形、方柱形的。多有明显的节和节间。有的节部膨大并残存有小枝痕、叶痕或芽痕。表面因有木栓组织而较粗糙,有深浅不一的纵横裂纹或栓皮剥落的痕迹,并可见到皮孔。茎的断面有放射状的木质部与射线相间排列,习称“车轮纹”、“菊花心”等。中央有时有髓部,有时为空洞状。质地一般较坚硬。进行鉴定时,应注意观察外部形态。气味亦是重要的鉴别依据,如海风藤味苦,有辛辣感,青风藤味苦却无辛辣感。木类中药多呈片块状、条状或不规则形,较坚硬,可通过形状、色泽、表面纹理与斑块、质地、气味及水试(是否沉于水底或水浸颜色)或火试(有无特殊香气及其他特殊现象)予以鉴别。二、显微鉴别1.茎类中药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类中药的横切面观,自外而内包括周皮、皮层、中柱鞘、韧皮部、木质部和髓。(1)周皮:木栓细胞的形状、层数、增厚状况等。幼嫩的茎尚可见到表皮,应注意有无角质层、气孔、毛绒等特征。(2)皮层:观察时应注意皮层的厚度、有无纤维、石细胞、细胞内含物等。(3)中柱鞘:是否明显存在,有无厚壁组织如石细胞或纤维分布。(4)维管束:多为外韧型,应注意维管束的排列。韧皮部注意薄壁组织和韧皮射线以及有无厚壁组织等,各种细胞形态及排列情况。形成层注意是否明显,一般成环状。木质部观察导管、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