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学习之感悟 王听 衡中之所以全国文明不是因为别的,而在其教育,确切的说在其居高不下的高考升学率。参加工作近十年,初到高考圣地——衡水,去参观学习和膜拜,内心之激动无以言表。丙申年戊戌月甲戌日,黄历有云:宜出行,况且此日乃菩萨出家之日,据《妙法莲华经》说,观音有着“千处祈求千处现,苦海常作度人舟”的慈悲心肠,她不仅以大慈大悲著称于世,立于诸菩萨之林,更于智能去度化众生。 我们一行十人,远离家乡,踏上衡水的北上之路,求取真经,实现我校教学之改革,振兴我校教学之辉煌。跨黄河、越太行、入燕赵之地,一路绵绵秋雨,谓之艰辛;舟车劳顿,四处学习、反复研磨,结合实际,谓之曲折,但仍阻挡不了我们要前进、要改革、要发展、要振兴之决心。心如果定了,不害怕了,前路再黑暗,有再多的高山沟壑,我们也能战胜它。 前后四天之学习,学习生活紧张又很有节奏,犹如衡水之学生的校园生活。昔日,听说之衡水,社会褒贬不一,有较大之争议。今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真真切切的用心走上一遭,方感衡中之所以为衡中,感悟有三: 感悟一。衡中的教师与学生每日都激情满满。 我们都知道松弛有度之道理。过紧则断,过松则怠。但是衡中人铿锵有力、富有激情,日日如此,年年如此,他们的学习生活之紧凑,让人咂舌,更让人佩服。 采用实用的激励机制,不仅让年轻教师激情起来,更让老教师、高级教师也高昂起来。同时,班班之间也存在某中的内在联系。在这种激励机制之下,时间观念强化到骨髓,挑战与对抗成为了衡中人激情满满源源不断的动力。最终实现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进而达到共赢。 对环境之“绿化”也是衡中必做之要点。其一,对校园文化之“绿化”,就是我们常说的构建校园文化,包括寝室、教室、楼梯及走廊文化之建设。一进校园就让人感觉无论在何处都有学习之渴望,感觉耽搁片刻就要落伍之紧迫感。其二,对第 1 页 共 16 页校园风气之“绿化”,让学生从心灵上、精神上远离社会尘嚣,免受社会歪风邪气之毒害,这必然需求上至领导下至普通教师必须有较高的职业情操,公平公正为职,让学校成为精神特区。 感悟二。衡中人是真心真意的在研究教与学。 他们时时刻刻都在琢磨如何提高有效教学,打造有效课堂,做到了真正的学习永远在路上。衡中的教师们不仅体现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之职能,更体现了现代意义的教师使命,而衡中的学子们,他们心中充满理想,充满激昂奋进的拼搏精神,体现了“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