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党性教育心得体会七篇 下面是文秘网的小编为各位收集的延安党性教育心得体会七篇,请您参阅。如您需要符合您实际要求的,那么您可以点击网页两侧的 qq:4000121855 和在线客服,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一对一服务哦。 篇一 2018 年 11 月 1 日至 11 月 6 日,我有幸作为 XX 省委党校2018 年第二期中青干部培训班一班的一员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赴革命圣地延安学习。延安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从 1936 年至1948 年,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是全国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在这六天的学习过程中,我深深地被老一辈革命家的英勇智慧的战斗精神所折服,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 13 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 2009 年 11 月在陕西考察时所述:“伟大的延安精神滋养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都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府,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第 1 页 共 19 页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主席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当时的最高领导人,却住的是普通的窑洞,用的是部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