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提高公众安全感分析思考 近几年,在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的考评标准中,增加了一项内容,这项内容的分值从刚开始的十分,逐渐增加到今年的二十分。这项内容就是公众安全感测评。对于公众安全感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指数的,每低 10%就要扣减一定的分值,直至扣完该项目的总分值为止。对于公众安全感指数位列全省后五位的县市区,实行黄牌警告,取消省市综治评先资格,戴上重点管理的帽子。在**市,**县就曾经戴过这顶帽子。 公众安全感测评方法,就是省综治办委托省统计局下属的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从电信部门提取居民家庭固定电话号码,按照号段不同,对全省每个县区随机抽取 100 个电话,打电话进行调查。 由于我区区位特殊,流动人口众多,人员情况复杂,再加上城市小区化管理程度不高,公众安全感指数一直提升不上来,排名在全省、全市偏后。20xx 年,我区公众安全感测评指数(公众对安全感的满意率)为 83.1%,列全省 99 个县区中第89 位、全市 9 个县区中第 8 位;20xx 年,公众安全感测评指数为 87%,列全省 94 位、全市第 9 位;20xx 年上半年公众安全感测评指数为 91.4%,列全市第 9 位。这几年,公众安全感已成为我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的一项重要的制约因素。 如何提高我区公众安全感,当然,强化防范措施,降低发案数量尤其是人命案、侵财型案件等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案件数量,同时加快破案速度、提高破案率等方面是不必可少的,但是,我在这里所提几点看法是从上述几个影响公众安全感的基本要素之外来考虑的。 一、加大宣传力度 这里所指的宣传,是指上门宣传,上辖区居民每家每户的门。上门宣传可以做以下几件事: 第一件事。宣传我们的工作。让居民知道,为维护我区社会稳定,为提高公众安全感,我们做了些什么,是怎么做的,第 1 页 共 3 页下一步还要做些什么。 第二件事。征求居民对我们的工作、对提高公众安全感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 第三件事。指导居民开展自我防范。比如说,要安防盗门、装防盗锁;房屋出租要登记,房客走了要换锁;陌生人进村多询问,可疑人来小区多警惕;尽量避免深夜外出,僻静小巷结伴行等等。 第四件事。登记居民住宅电话。 通过上门宣传,我认为可以起到这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让群众知道为提高公众安全感,我们一直在努力,以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任;二是释放居民的情绪,排泄群众的不满;三是增强人民群众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