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腾讯传》读后感:我的产品观VIP免费

《腾讯传》读后感:我的产品观_第1页
1/3
《腾讯传》读后感:我的产品观_第2页
2/3
《腾讯传》读后感:我的产品观_第3页
3/3
《腾讯传》读后感:我的产品观 我的产品观 ——《腾讯传》读后感 whombu 零零散散花了数周,终于把这本《腾讯传》看完了。这本书由吴晓波同志历经五年时间创作,主要讲述了腾讯从创业到壮大过程中自身以及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事件和主要战略。 说说我读完这本书后的收获和感悟。 1.互联网产品的流量和商业模式缺一不可 腾讯最初的 oicq(后来更名为 qq)是模仿国外的 icq 开发出来,起初在中国的用户数不断增长,流量已不成问题。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最原始的投资人套现离场,不过幸好有下家接盘,不然腾讯就会同大多数互联网企业一样消失在茫茫创业队伍中。后来,腾讯研究了中国用户的特点——30 岁以下居多,开发出 qq 会员、qq 秀等一系列产品,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并逐渐有了盈利。而在腾讯找到盈利路线的时候,icq 还在苦苦挣扎,最终倒下了。所以说,互联网时代创业企业,其产品不但要有足够的流量,还必须要有确定的且可行的商业模式才行。 2.微创新也是创新,与山寨不同 腾讯逐渐壮大之后,在 2010 年之前,一直跟随其他优秀产品的脚步,它选择与微软类似的战略——哪个产品优秀,就模仿过来,并利用 qq 的流量优势,收割市场。例如「qq 游戏」模仿联众,「qq 邮箱」模仿网易,「qq 堂」模仿泡泡堂,以及后来引起著名「3q 大战」的「qq 安全管家」等等。很多人因此都在骂,腾讯是山寨厂商,其已经肥得流油了,还去抢那些初创企业的市场,将创新扼杀到摇篮里。骂马化腾的人甚至包括了曾经在一个站点的网易丁磊,与他“西湖论剑”的周鸿祎等。但是,书中的解释是,腾讯并没有完全照搬原产品,而是采取了微创新,其很好地利用了 qq 好友间的互联关系,使这些产品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在我们的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迭代,力争每个变第 1 页 共 3 页化都有一些创新,即使这些创新并不明显,只要能给用户带来便利即可。 3.好的产品不一定是对的,但一定是用户认同的 由于腾讯的战略指引,其在 pc 终端开发了叫做「qq 安全管家」的软件,与 360 的安全卫士相似度极高,进而引来了著名的「3q 大战」。当时我在学校读研究生,记忆特别深刻,还有那封「我们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书中列举出很多证据以及腾讯起诉 360 不正当竞争胜诉的判决书,但是其结论是「虽然赢了官司,却输了舆论」。这件事后,马化腾并没有像微软一样奋起在舆论上的辩护,而且他也不是那种性格的人。他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腾讯传》读后感:我的产品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