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做法与体会经验材料 大河镇二中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 做法与体会经验材料 德是中华文化之宝,德是中华社稷之基,德是民族精神之魂,德是一个人立足社会之根。因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基础教育肩负的重要的责任和使命。长期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我们学校重德育、班子求德政、教师讲师德、学生修德行,探索着,在“以德治校”的育人之路上,不断进行探索,滋润着成长中的生命。多年的育人工作,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在育人实践中,有了深刻的感悟、感受和感慨,让我们走进这些可敬的人、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把德育放在首位,以德支撑教育,需要我们用心去做。让学生从中感受体验成长中的快乐,这是一种氛围、一种依托、一种需要、一种境界、一种精神。她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与口头,需要做实、做细、做生动。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德育从小事入手,渗透在每个细节之中,只有这样,德育才能因此而生动、因此而精彩。 ——校长感言“德育的前提是职业爱心、道德良心、事业责任心,当你把学生的今天同祖国的明天联系在一起,你就会用心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用心去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潜下心来呵护成长中的生命,为他们的终生成长负责,而不是仅仅把眼睛只盯在分数上…… ——班主任感慨学习是快乐的、成长是快乐的,“学校是我快乐成长的摇篮,“每一天都是进步的阶梯,在这里,我们收获着知识、收获着做人的快乐…… ——学生的感受这些来自心灵的感悟,来自育人工作的体会,来自于生命成长给我们的启迪,使我们更感受到德育的魅力。 下面让我们共同来探讨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途径方法,共同解决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第 1 页 共 5 页要课题。 一、对话主体性德育——润泽成长中的生命生命需要滋润成长需要营养。 1 我校是德育工作传统校,为开创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德育真正融在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中,成为学生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我们将道德教育、行为训练、心理健康融为一体,引导学生直观地面对道德问题,与道德对话,解决道德问题,又按年级的不同加以细化拟定不同层次的“话题”。如,关于“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细化为“你知道为什么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吗。”、“当你要找的东西不见时,心情怎样。”、“你对一个随便拿别人东西的人,怎样看。”、“自我对照查一查,有没有不经允许随便拿别人东西的时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