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浴血广昌观后感(曾李辉)[五篇]VIP免费

浴血广昌观后感(曾李辉)[五篇]_第1页
1/11
浴血广昌观后感(曾李辉)[五篇]_第2页
2/11
浴血广昌观后感(曾李辉)[五篇]_第3页
3/11
浴血广昌观后感(曾李辉)[五篇] 第一篇:浴血广昌观后感(曾李辉)不同寻常的视角 ——《浴血广昌》观后感 XX 县区卫计委曾李辉 1934 年,为保证红军顺利开展战略转移,在长征前夕,我党在当时被称为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与前来围剿的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惨烈的反围剿战斗,史称“广昌保卫战”。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历史正剧《浴血广昌》正是以此为背景,用艺术手法再现出当年流传在苏区的一个“赖婆婆”和她的五个红军孙子的真实故事,展现出广昌人民对党和红军的支持和热爱,讴歌了革命先烈为了信仰,不怕牺牲,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气概。 今年“八一”建军节,我有幸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广昌人,坐在广昌的电影院里,以十分激动的心情观看了《浴血广昌》,看后真是感慨万千,而其中有一点映像尤为深刻,那就是影片拍摄视角的不同寻常。 在红色电影中,往往都是选择那些大仗、胜仗和有名气的战役进行拍摄,而《浴血广昌》却选择了将第五次反围剿中的这场“败仗”搬上银幕,以独特的视角面对历史上的失利,从选题角度上来看,走的是一条与从不同之路。当时,由于我党内部“左倾经验主义”的错误领导,致使第五次反围剿的关键一战——广昌战役后,红军被迫开始了战略大转移——长征。表面上看,这场战役的结果是广昌没有守住,红军未能胜利保卫广昌,是一场“败仗”。然而,不仅仅战争中浴血满地的红军战士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信仰与忠诚的镜头令人肃然起敬,而且正是由于这些革命先辈的牺牲,才为红军大部队的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也才有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场战役就是一场更大意义上的“胜仗”。 我的外曾祖父也牺牲在那个年代,1983 年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所以,我也是一名革命烈士的后代,从小的耳濡目染使我对《浴血广昌》有着更强的共鸣,也使我真切感受到今天的和平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为我第 1 页 共 11 页是一名广昌人而骄傲,也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必须从胜利走向胜利。 (原创作品,转载或使用时请注明,个别词句引用了 360词 条中的内容) 第二篇:李辉尊敬的党支部: 2010 年 10 月 5 日,是我人生很大的一个转折点,经党组织批准,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心愿,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从那天起,我知道自己肩上了责任重了很多,从此,我更加严格的从各个方面要求自己,加强对政治思想的学习,对于工作和学习也努力做到最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浴血广昌观后感(曾李辉)[五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