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率先建成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 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浙政发〔2011〕15 号)、《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浙委〔2009〕49 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0〕56 号)精神,特编制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一)现实基础。“十一五”是我省旅游业面临挑战最多、遭受困难最大、发展形势最为复杂的五年,也是旅游系统克难攻坚、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五年。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均已圆满完成。旅游整体实力越来越增强,“十一五”全省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 19.16%,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已经从 2005 年的全国第五位上升到全国第三位。旅游产业结构越来越优化,食住行游购娱等环节全面发展,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品日趋丰富,旅游市场更加多元,旅游空间结构渐趋均衡。旅游发展基础越来越牢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十百千”创建工作顺利推进,旅游度假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高等级景区、高星级饭店和品质旅行社数量都位居全国前列。全省旅游项目总投资约 2900 亿元,是“十五”时期的近四倍。旅游开放合作越来越广阔,国内外旅游营销活动卓有成效,国际排名前十位的饭店集团均已进驻浙江,与国家旅游局和兄弟省市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旅游体制改革越来越深化,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体制已经由风景旅游逐渐向文化与旅游、体育与旅游一体化拓展,风景旅游一体化管理体制正在从县级逐步向市级延伸,旅游投融资机制更加灵活。旅游综合贡献越来越明显,旅游业不仅直接带动了众多行业的发展,成为加快城乡发展特别是革命老区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手,而且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新增旅游就业岗位在10 万个以上。 “十一五”浙江旅游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四个方面:一是市场主导,创新发展。民营企业成为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的主力军,市场机制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