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习走群众路线心得体会VIP免费

学习走群众路线心得体会_第1页
1/2
学习走群众路线心得体会_第2页
2/2
学习走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文章《学习走群众路线的心得体会》由心得体会网为大家推荐,欢迎参考。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发展的主体是人民,根基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得民心者得天下”。解决好民生问题,让老百姓得实惠,并不意味着会自然而然地赢得民心。获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既要抓好民生工程,又要抓好民心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民生政策越来越好,民生投入越来越大,民众受益越来越多。但也应看到,一些地方党群干群关系并未因物质的丰富、民生的改善而拉近,反而较过去有疏远的迹象。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社会情绪失衡、群众心态偏激,“仇官、仇富”,一些地区甚至由小矛盾引发了群体性事件。 就比如 XX 省 XX 县区是一个省级贫困县,属于国家扶贫连片开发特殊困难地区。多年来,我们克服财力严重不足的困难,认真落实国家惠民政策,在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98 年至 2019 年,民生总支出达 51 亿元,占一般预算总支出的 76.11%。“民生 100”考核连续 9 年获省、市先进。但在很多问题上,群众仍然对我们的工作不满意。全县的重点项目甚至包括城市防洪、道路提质等惠民工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施工环境不优、群众阻工闹事的情况。 “惠民生”与“得民心”本应两位一体、相辅相成,现在却存在如此之大的反差,原因何在。老百姓为什么不领情。通过调研与思考,我们认为有四个错误倾向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重“做”不重“说”。宣传不到位,信息不通畅,过程不透明,极易引发群众的猜疑,导致公信力下降。 二是重“上”不重“下”。片面关注完成“上面”的考核指标,群众问题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加剧了群众的离心趋势。 三是重“实”不重“虚”。在很多地方,干部的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忽视了对社会心态和民众情绪的正确引导。四是重“外”不重第 1 页 共 2 页“内”。认为只要问题不出门就没有问题,导致一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甚至一拖再拖。 要如何扭转这一局面。关键在于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由“被动应付”向“主动出击”转变。在落实民生政策的同时深入开展宣传,公布工作细节,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取信于民。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前,应详实说明实施背景及预期效益,以共同的理想和美好的愿景凝聚民心。强化宣传部门和群团组织职能,培育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同时,优化舆论环境,把握话语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学习走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