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政治、有信念”学习心得:点亮信念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对讲政治、有信念的标准要求,特别是关于做到有信念,一开始我和大多数党员一样,接触到这个词的时候感觉比较虚。在和平年代,我们似乎不再需要坚定的信念去支撑什么,炸雕堡、堵枪眼、忍酷刑,早已成为时代遥远的记忆,甚至现在不再提倡以牺牲个人健康和生命为代价的超负荷加班。信念这个精神层面的东西,在我们基层普通党员的身上有或没有,强或不强,又有什么关系呢。 恰巧近期的一起死亡事件,让我引发了对信念的思考。 一名副科级女干部,我们本地人,五十来岁,由于长年赌博欠下了一百多万的高利贷,在众叛亲离、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于某天早晨被人发现吊死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她的家属声称已经断绝关系,拒绝认领尸体。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震惊,倒不是对这种死法感到恐怖,而是因为她曾是我工作之初树立信念的榜样啊。 16 年前未满 19 岁的我,从县城走进茫茫大山成为一名苗族聚居地的乡镇干部,在不懂如何为人民服务的年纪,由于语言的障碍工作显得更加艰难。一次,在与同事们闲聊时,我得知这位张姓大姐曾在那里工作过,大家一致评价她吃得苦、霸得蛮,从来不和组织讨价还价,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去落实,在当地留下了非常好的口碑。有人说,当年她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不得不背着几个月大的女儿走乡入户,小孩吃喝拉撒睡都在妈妈的背篓里。 六、七月间太阳咬人,把母女俩晒成了非洲人;寒冬腊月的北风凛冽,把母女俩吹成了麻婆。但她从不向组织诉苦,从不要求特殊照顾,出色地完成了各种任务。后来,由于工作突出,她被提拔到其他乡镇任副职,好多老百姓还自发地为她送行。老同事说,你们女干部要学就学张某某,把农村当成自己的家,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就没有做不好的事。10 多年来,我虽未见过她本人,但提到她的名字我的眼前便会浮现一第 1 页 共 3 页个瘦弱的女人背着小孩在山间穿行的画面,那是最朴素、最纯美,一心为民的百姓情结。这也成为我入党前最原始的信念塑造脚踏实地,用辛苦和汗水换取老百姓的福祉。 然而,时过境迁,当她再次出名的时候,竟是这样的方式,这样的结局,不免让人扼腕长叹。曾经农村的艰难困苦打磨出的向上之气去了哪儿呢。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缺乏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