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美术家——丰子恺》读后感 这是一本橄榄绿硬质外壳,内页已经发黄的老书,学林出版社 1987 年出版,扉页上贴有一张限期表,显示在 1990 年 7月 21 日以及 1991 年的 2 月 25 日曾有两位学长从这本书中收获过,那时我刚出生不久还在襁褓中等待母亲的乳汁,二十几年过去,这本书依然如慈爱的长者般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并孜孜不倦地继续给后来的学子提供精神的食粮。这本书是由丰子恺的女儿丰一吟编著,主要收录了丰子恺在解放前的一些画论,及一些简单的生平与些许代表漫画作品。很多人知道子恺漫画,但是对于他的艺术理论却相当陌生。他的美学思想是中国 20 世纪 30 年代艺术家的美学思想代表,他对文学和艺术的独特的观点表现在他的漫画创作中,有着很高的成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丰子恺的画论大致分为四个部分,中国画论,西洋画论,漫画描法,以及艺术鉴赏。其中个人最感兴趣的是其关于中西美术比较得出的结论,以《中国美术的优胜》为代表,最有特色的是其关于西洋画派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西洋画派十二讲》这一章节中。20 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通过种种途径接触到西方美学思想,并与本土语境相结合,使中国美学现代化。在西学东渐中,文化危机感使得中国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必须冲破传统文化的束缚,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中获得真正的解放。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丰子恺吸收东西方文化中是个自己的成分,正如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中强调对外来文化要有正确的拿来态度,丰子恺没有因为对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的情结而放弃拿来,也没有全盘照搬西方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找西方文化,将东西方美学思想融为一体,在东西美学观点互证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意义。丰子恺与 1927 年所做的《中国美术的优胜》一文,对于中西艺术,尤其是美术方面的差别做了详细的论述,并认为近代西洋美术显著地蒙受中国美术的影响,并认为中国美术实为近代艺术的导师,并提供了证据,如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绘画的中国画化,欧洲近代美学与中国上代画论的相通,以及康定斯基的艺术论与中国画论的一致性等。他的这些思想理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甚至于在如今的社第 1 页 共 2 页会大背景下都是边缘化的。从鸦片战争西方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后,中国对于西方的科学羡艳不已,并扩展到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当时的主流思想是反思本土文化并积极向西方学习的,丰子恺却在二者的比较中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如“讲到二者的优劣,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