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的辉煌读后感读后感范文 近期,公司大力组织要求员工们阅读《苦难的辉煌》一书,也就随意写了一篇名曰 quot;在困苦中奋斗,在安逸中警醒quot;的读后感。哎~能交差就行。时间穿透了历史的轨道,划破了时空的闸门,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再次摆在了现实的平台之上。回顾历史的舞台,那一段段沧桑的岁月,一幕幕悲伤的画面,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涌现开来。金教授一开始提到: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不仅是未来对过去的寻问,是大树对根的寻问,是火山对岩浆的寻问,是有限对无垠的寻问。我们曾经是奴隶,否则不会有从 1840 年到 1949 年中华民族的百年沉沦。我们也拥有英雄,否则不会有从 1949 年到 2050 年中华民族的百年复兴。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于历史的偶然性,我们假设的想,当初若没有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没有经历那一段苦难的日子,中国人如今可能还是一盘散沙,犹如一头醉生梦死的雄狮,任由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感叹于历史的必然性。正是因为日本人的疯狂侵略,才使得中国人痛定思痛,不断聚集各个阶层的人民武装力量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反抗。看吧,人只要被逼到绝境,会拥有多么强大的力量,那力量,足以开山填海,足以呼风唤雨,足以让世间颠倒。quot;侵略 quot;在这股力量面前,疲弱得好似一只蚂蚁一般。如今,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赋予的安稳中,都市一片繁荣景象,村庄一片其乐融融,每处都反映着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盛况。在这片盛况下,却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 quot;故事quot;--富二代高声叫嚣 quot;我爸是李刚 quot;、明知故犯的quot;高晓松醉驾案 quot;、日趋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不是党和先辈们赋予我们的生活太安稳了。安稳得有些人迫不及待地想去打破。我们的工作也是如此,呼叫中心的工作枯燥,每天周而复始地进行相同的流程,平稳的工作环境,造就了一些不思进取、思想麻木的员工。他们对待工作,就像一群迷路的孩童,睁着迷惘、呆滞的眸子,机器一样不断重复着早已烂熟于胸的流程,安于现状难免出现疲态,长此以往,工作积极性大幅度下降。这批员工就像枯枝一般,缠绕着企业这颗大树,第 1 页 共 2 页已经失去奋斗力的他们只是起着支撑其他枝叶的作用,但并不能胜任传输营养主要路径的用途。就好比食之无味,丢之可惜的鸡肋,他们缺乏工作激情勉强支撑企业的运作,却不能积极地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是不是社会太安稳了。是不是工作太平静了。如果是这样,我将看到不久的将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