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第一节中国的商业[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商品的含义,知道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记住我国商业中心的名称和分布。2、知道我国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知道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主要的贸易对象及外贸口岸。3、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商业中心的形成与分布,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课前准备]中国地图,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图、我国出口商品构成变化图。[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回顾上两章节所学的农业和工业,说明今天要学习的是另一个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商业。布置预习的任务。(提问)什么是商业?〈买卖〉(解说)买卖的东西就是我们所说的商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提问总结)1、必须是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2、必须通过交换,进行买卖的物品。(举例)天宝的香蕉,如果自产自销个人消费,就不是商品。只有卖出去以后,换来人们所需要的各种生活用品,他才真正成为商品。(讨论)商品买卖的由来?(小结)人们生产东西,但不可能生产自己所需要的所有东西。因此,必须把自己生产的东西卖出去,用得到的钱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解说)有了商品的交换,就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行业,这就是商业。就是我们扫俗称的“做生意”、“做买卖”。(找图)我国主要的商业中心。思考商业中心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上海、北京、天津、沈阳、武汉、广州、重庆、西安等)(讨论)存在的条件:1、供给和需求——周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2、交通便利,有利于买卖的完成。(阅读)武汉商业中心的形成。更进一步了解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引入)商业中心也是有大有小的,根据他们的大小大概可以分为三等。一、 集市贸易。举例:天宝的下墟。(我国广大的农村,人们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就地进行各种的商业活动。)提问:为什么最小的集市在中国的商业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我国 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每逢集市日,四乡的农民可以就近出售自己的特产,同时也可以采购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二、 省区商业中心。如各省的省会,各地区的中心城市。举例:漳州的闽南商业批发城。三、 全国性的重要的商业中心。为了满足全国性的商品供求而设立的市场。如武汉就是为了满足南粮北煤的交流需要而产生的。(转入)刚才我们所说的是国内贸易,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对外贸易。(解说)我国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