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马克思基本问题心得体会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心得体会 [摘要]马克思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命题,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它还会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并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做出更深刻的指导。邓小平继承并发扬了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伴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进一步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新一代领导人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命题。本文在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涵及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展望了社会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前途和命运,并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全球化;和谐社会; 邓小平曾经鲜明地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没有违背马克思主义,‘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这是对我们党创造性地继承科学社会主义的充分肯定。[1]伴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进一步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新一代领导人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命题。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科学社会主义亦称为科学共产主义。为了同空想社会主义相区别,马克思和恩格斯才使用科学社会主义这个名称。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简介 科学社会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含义,泛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狭义的含义则专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即关于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科学。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就是要使自己从资本主义奴役下解放出来,彻底埋葬第 1 页 共 6 页雇佣劳动制度;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条件,就是要使自己获得彻底解放,必须消灭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和阶级差别,消灭产生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一般目的即最终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这三个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特别是作为条件的那些内容,既反映性质,又决定目的。因此,科学社会主义可以简述[1]国防大学政治理论教研室,《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