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王家坝精神感悟五篇 【篇一】 近期,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淮河干支流水位全面上涨,淮河发生 2020 年第 1 号洪水,**20 日 0 时 18 分,淮河王家坝闸达保证水位,且仍处上涨态势。****王家坝,地处河南、**两省交界处,是淮河上中游的分界点,建在这里的王家坝闸,被认为是淮河防汛的“风向标”,有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称号。**20 日 8 时 32 分,接国家防总命令,淮河王家坝闸开闸放水,蒙洼蓄洪区启用蓄洪,这是 1953 年建成至今,王家坝闸第 16次开闸蓄洪,千里淮河第一闸全力开闸放水,沃野千里的阜南濛洼蓄洪区瞬间变成一片泽国。濛洼地区人民为削减淮河洪峰、保卫淮河安澜作出巨大牺牲,时隔 13 年,“舍小家,保大家”的“王家坝精神”再度感动众多网友。 这就是王家坝精神。向**人民致敬,洪水无情人有情,洪水来得猛,地里的庄稼都给冲没了,上保河南下保江苏,保住了整个华东地区,阜南王家坝的百姓只能连夜撤离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家园,舍小家保大家的精神很感动; 历史至今,王家坝每一次开闸泄洪,都为削减淮河洪峰,确保两淮能源基地、京九和京沪交通大动脉、淮北大堤及沿淮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立下汗马功劳。坚固的闸基上,至今仍有洪峰通过的印记。这其中,又包含了多少濛洼百姓的牺牲与奉献。几十年来,几代阜南百姓用开闸蓄洪的壮举诠释了“舍小家为大家、舍局部顾全局”的伟大意义,也用奉献、坚守、不屈与乐观,展现出**人民的浓厚家国情怀。 【篇二】 王家坝起源于王家坝村,坐落在蒙洼地的堤坝上,因 1952年在王家坝村兴建王家坝闸后,把周边统称为王家坝。**年**24 日,温家宝总理在检查指导王家坝防汛抗洪工作时提出:“王家坝精神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尊重规律、综合防控的科学治水精神。”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郑朝纲同志为王家坝作赋“有王家坝,丰碑魏巍;一闸第 1 页 共 6 页千钧,佑护黎元。唯一所在,公而忘私;舍家纾难,一往无前。” 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王家坝精神就是我们的为人处世原则。我在蒙洼地区郜台乡工作了几年,郜台民风淳朴,群众吃苦耐劳,正是这种精神使得很多郜台人奔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每逢梅雨季节,上游水位超过一定警戒线,就会开闸泄洪,郜台乡前后一片汪洋,一个个村庄如同小岛一般在洪水中。县委县政府防汛抗洪领导小组、乡政府和当地人民群众同舟共济化解一次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