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清华北大有感 早晨五点半,我们便起床了,匆匆吃过早点,便迎着朝阳乘着专车向清华北大进发。今天,我们不仅要参观清华北大,还要在北大的百年讲堂举行开营仪式呢。 来到清华门前,这里已经是人山人海,排了半个小时的队,我们才得以单排进了大门。看了一眼大门,发现大门很简洁,两根古色古香的柱子上方加了一个横档,上面书写了几个清秀的大字“清华大学”,进去后,我们便顺着一条宽阔的林荫大道向里走去,道路的两侧或是一片绿地、或是古木参天、或是一条静静的小河、或是一座小丘,显得宁静而优美。随处可见三三两两在里面读书或交谈的青年人。宽阔的道路上,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的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团体。 听导游讲,这次我们可参观的有。理科楼、图书馆、大礼堂、同方部、清华学堂、水利实验馆、土木工程馆、世纪鼎、日晷、闻一多像、清华池、水木清华、工字厅、古月堂、荷塘月色、近春园遗址公园等。 前面有块石头,上面刻着八个大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们朝着这块石头奔了过去,和它合了影。导游过来讲:“这八个大字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取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大学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有许多科学家和领导人都出自清华,中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奠基人茅以升、前任国家主席胡锦涛、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都曾是这里的学生,从这里毕业的。”我想:他们一定是吸收了校训的精华,不断愤发图强,以宽厚的心待事待人待物。 离校训不过十米处,有一个在地上的铜像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人头塑像,有额、脸、鼻子、而且脖子和脸上都是一些化学元素和字母数字。导游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谁的塑像。”“科学家。”“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这个塑像差了什么。”“差了眼睛和嘴巴。”导游适时讲解道:“这个塑像题名“悟”,领悟的悟,是说学习要用心去领悟。”听了导游的话,我们纷纷过去摸了摸铜像的鼻子,似乎第 1 页 共 2 页悟出了什么。 再往前走,便是《荷塘月色》了。当时,朱自清先生在清华任教,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朱自清来到这个荷塘边,想了些心事,观察了荷塘的美景,便诞生了千古名篇《荷塘月色》了。我看着湖面上长势旺盛的荷叶,它们像一把把绿色的小伞,几朵盛开的粉色的荷花点缀其中,清清的湖水将水面的碧绿全都收纳入怀,荷塘两岸,垂柳依依,我找了棵靠边的垂柳坐了下来,望着这满眼的美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