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斗士》观后感 和田:精神图腾的力量 鲁迅所说“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坐的时代”的中国近代国民的劣根性让人深思。近期看了周国平在北大的一篇演讲稿,它的题目是《中国人缺少什么。》。今天,就 结 合 这 些 启 迪 谈 一 谈 我 对 影 片 《 角 斗 士 》 ( 导 演 :ridleyscott,上映时间:2000 年)的一些看法。 影片的背景是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正在进行一系列的领土扩张,最终征服普鲁士盛极一时的景象。当然,影片主人公在这一系列的扩张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万人瞩目。影片开场便采用了倒叙的艺术手法:主人公在一片像灰色海洋的麦浪中追寻什么,步伐沉重,眼里充满了绝望与忧伤,他手抚着随风飘摇的麦穗,日光阴沉灰暗、若隐若现,音乐也悲怆、冗长。这显然是一幅回忆的画面,画面里没有他追寻的家人,只有他孤零零的身影,也让人迫切的想知道主人公为何会如此消沉。这个开场便是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个典型特例,它将文学艺术,电影艺术,音乐艺术以及绘画艺术巧妙的结合到了一起,描绘了一幅悲凉的图景,让人沉浸其中。第二幕便是由主人公指挥帝国军队对普鲁士发动的最后的征服。影片对这次战役刻画很唯美,宏大的场面,巧妙的战术,英雄的力挽狂澜等等。但是在此时我却最看重的是普鲁士反抗的决心,他们已被重重包围了近一个多月,而且敌我力量悬殊,仿佛死亡的十字架已经插到了他们沸腾的决心和他们热爱的故土。罗马军队给过他们多次投降的机会,他们其实可以选择求生,但是直到战斗结束,我看到没有一个人因为对死亡的惧怕和对财富的向往而背叛自己的民族与信仰,没有一个战士在数不尽的敌人面前面露惧色。他们用生命所守护和追求的东西是什么。我想应该是自由,还有对生命真理的追寻。这不由让想起了黄继光、邱少云、想起了狼牙山五壮士、想起了上甘岭战役,在追求独立自由的道路上,在民族危亡之时,他们用生命把战刃戳入敌人的脊梁,把鲜红的旗帜插在了祖国的上空。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些甘于奉献、艰苦卓绝的红色信仰不应被我们普通人所遗弃。第 1 页 共 2 页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它是我们昂首阔步走向世界的信念支撑。影片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战争场面的恢弘壮阔和英雄传说的动人唯美,更重要的是展现了一种人类精神图腾的无形力量。这就与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