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讲义课程负责人:徐兆寿主讲人:魏梓秋、王三北、欧阳正宇第一章 绪论(10 学时)第一节 文化概论一、教学目的通过介绍“文化”、“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涵义、源流、范畴,构成特点与地位。进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二、教学重点1、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文化”概念的说法,明确“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2、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区别。3、明确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及传统文化的主要对象。三、教学效果1、对“文”、“化”字义的解释要从简。2、可设计些适合课堂上问答的问题,如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等,以测试学生对有关文化问题的了解程度。一、文化的本义与定义(重点、难点)人类从野蛮到文明,靠文化进步,从生物的人到社会的人靠文化教化。人们的个性、气质、情操,靠文化培养;人们的崇高与渺小,靠文化赋予;人们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靠文化确立。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当今世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据统计已经有 260 多种。迄今为止,“文化”仍是学术界众说纷纭的问题。实际上,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自身同样长久的历史,一部人类史就是人的文化史,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民族文化、企业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陶瓷文化、服饰文化等等,也就是说,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首先,让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理解“文化”这个概念的。“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对“文”作解释较早的是《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文字中“观鸟兽之文”,就是指观察鸟兽身上的各色交错的纹理。这段文字说明,我们的祖先包牺氏重视观察自然与人类自身,从自然界与人类自身领悟道理,概括为“八卦”来通天地万物之神妙,来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情状。现代科学研究,中国的“八卦”应该看作是逻辑数理的祖先,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计算方法就是借鉴了“八卦”的进位方法。这里主要是用“文”来表示动物身上的纹理。后来,在此基础上,“文”字又有许多引申意义。① 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② 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