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见红就不败”——论“中国红”在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邹文兵 吴卫(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8)摘 要:居于中国色彩历史文化主流地位的“中国红”,体现了人们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中华民族正是通过对这一抽象色彩的喜爱和崇拜,迂回曲折地表达了内心深处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否把握“中国红”在包装设计中传达信息的准确性,已经成为消费者是否选红色包装产品的关键因素。文章通过探究“中国红”的情感属性,从更为立体的角度去认识和分析“中国红”这一传统色彩的个性特征及其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关键词:“中国红”;包装设计;色彩情感;民族性与象征性1 背景在《新周刊》第 613 期上,刊载了一幅名叫“云南新十八怪”的漫画,其中一怪叫“品牌见红就不败”,借喻云南红酒业因红色的包装设计而取得大好的销售业绩,“红”字一语双关,甚是巧妙。细细品味,却不无道理,经济的发展繁荣,让我们的物质生活变得丰富异常,漫步于琳琅满目的各大商场,发现这一怪并不只适用于云南红,也并不只适用于云南。以红色为主色调的商品已大举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且不乏众多知名品牌。香烟类有中华、红双喜、红塔山等,如图 1;陶瓷类有江西景德镇的“祭红”瓷、湖南醴陵的“奥运”红瓷,如图 2;白酒类有五粮液、杏花村、西凤酒等。不仅如此,红色设计亦已延伸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如海尔公司推出的红色空调,联想公司推出的红色手机等。红色,是自然色彩中最引人注目、最具有感染力和刺激的颜色,是最有中国特色的色彩;红色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喜庆、成功、吉利、兴旺等义的象征。逢年过节,拜访亲朋好友不免带上些礼品,吉祥喜庆的红色,自然成为礼品包装的首选,大有商品见“红”就热销之胜景。2 何谓中国红2.1 中国红的概念“中国红”原英文是 Vermilion,翻译成中文是朱红或者朱砂红,原是一种优质朱红颜料的称谓,用于烧制陶瓷品所形成的色彩非常鲜艳温润,为人们所喜爱。从唐代开始,中国陶瓷艺人就发明了红釉烧制技术。北宋年间,河南禹县的钧窑完善了这一工艺,烧出了世称“钧红”的红釉陶瓷。但当时钧窑的烧制工艺还不成熟,红釉中往往掺杂进其他的颜色,而景德镇人在明宣德年间烧出的祭红,从颜色的色泽和纯度上,都超过了钧窑,人们把它叫做“宣德祭”。因为朱红颜料的成分辰砂(Cinnabar)来自中国,因此西方人有时候把优质朱红颜料称之为“中国红”。红色的种类繁多,人们通常把其中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