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本序言为了进一步促进昆山市经济的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外向型经济与旅游经济并进,实现经贸带动旅游,旅游促进经贸深层次发展的战略,全面提升城市档次,强化中国东部优秀旅游城市形象,中共昆山市委、市政府把握良机,与时俱进,提出了将旅游业培育成为第三产业支柱产业的奋斗目标。在此背景条件下,中国旅游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受昆山市旅游局委托,对《昆山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1997—2010 年)进行修编。本次规划修编的主题是:树立中国东部著名旅游城市形象,培育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全面建设中国一流县级旅游强市。旅游规划地形象概念为:“水乡古韵、灵动昆山”。本规划期限:至 2020 年,共分 3 个阶段近期:2003—2005 年(全面调整)中期:2006—2010 年(完善提升)远期:2011—2020 年(可持续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由昆山市委、市政府、市旅游局及全市各相关部门领导组成。规划编制小组:由中国旅游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和昆山市旅游局联合组成,并聘请清华大学、建设部城建院、中央美院专家为规划编制顾问。一、规划原则与依据(一)规划原则1、承前启后、开拓创新注重实际,展望未来,凭借新的规划理念,绘制昆山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宏伟蓝图。2、市场导向以旅游客源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产品为依托。3、可操作性优先注重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特别突出可操作性。4、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在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以旅游开发建设促进环境与生态保护,二者互相促进。注重昆山市旅游业发展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致力于三者的协调统一。5、大环境、大旅游、大产业、大昆山依照《苏州市旅游总体规划》的总体思路与定位,充分考虑昆山实际,与周边县市市场共享、客源互流、产品互配、资源共用、共同繁荣。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六大要素综合配套。与《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与江苏省、苏州市及上海市旅游规划相衔接,同时充分考虑到相关乡镇区旅游业发展取向。(二)规划依据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管理条例。文件与规划依据翔实可靠。二、旅游业发展条件分析(一)有利条件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大改善了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2、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和 2006 年杭州世界人文休闲促进大会是潜力巨大的机会市场。3、地处长江三角洲,客源市场潜力巨大;外资企业云集,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