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边缘》读后感:奇谭:前车之鉴 《峭壁边缘》这本书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读,小编偶然间听说了就去看了看,读完之后有很多的感想,这边就整理了一下和大家一起分享。 《峭壁边缘拯救世界金融之路》是亨利。保尔森在卸任美国财政部长后出的一部自传体著作,主要讲述了他作为财政部长组织参与拯救 2008 年由美国引发的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的经历。他不仅讲述了其中的过程,也对事件本身进行了经验教训的总结,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对金融界留下了一份珍贵遗产。 保尔森在出任财长前,曾担任过高盛的 ceo,他也可以被称之为优秀的金融家。他在书中自述,他对危机的到来是有预感的,quot;回顾一下近年来的历史就可以知道,资本市场每过4-8 年就会有一次动荡。quot;quot;我最烦担心的就是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连续多年不出现严重的市场动荡是很少见的,而信贷泛滥的局面已经维持了太长时间,人们并没有对一场系统性的动荡做好准备。quot;quot;这届政府从未关注过这些领域的问题。quot;而这些问题表面上都源自于美国的 quot;金融工程师们 quot;用资产证券化模式创造的结构性产品越来越复杂,以至于就连老练的投资者们都难以理解,市场变得晦暗不清。投资者们没有能力去对这些证券背后的那些贷款的信用质量作出评估,只好依赖于评级机构作出的评级,而这些评级机构 quot;只会作整体的统计学分析,而不是详细地研究每一个借款人。quot;导致造假成风,保尔森说 quot;所有的泡沫都与投机行为、过度举债和冒险、疏忽大意、透明度缺乏和彻头彻尾的欺诈有关。quot;其实,这场危机的根源简单地说就是资本过剩造成的,其他都是成因而不是根源。 美国经济的发展的时期,也是制造泡沫的时期,上世纪 90年代的科技泡沫就是例证,在科技泡沫破裂和 9.11 之后,带领美国经济走出低谷的是房市泡沫,其源头就是金融创新下的次级信贷的膨胀,而美国金融业监管体系的落后,对造成重大金融危机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这个体系始创于大萧条时第 1 页 共 6 页期,而历时数十年未变。 保尔森对于美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了解,所以他始终不愿接受财政部长这一职务,因为他知道危机必将降临,只是不知道何时以何种方式降临,他对此有着深深地恐惧。quot;当我从头到尾思考自己的决定,才发现给我带来这么多烦恼的只不过是我的恐惧,那是我对失败的恐惧,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quot;他说。 不管他是否恐惧,危机还是如期降临,但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