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军史心得体会 国民党再发动内战后的一年中,有生力量大量备件,军事上开始处于不利。而且在经济、政治上国民党也是四面楚歌。与国民党相反的是,中国共产党内部却洋溢着一派乐观的气氛,这时的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内线作战,不仅总兵力大为上升,武器装备也有相当程度的改善。心态的不同使得两党实力的对比发生变化。在不可避免的内战前,党中央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战略决策是非常正确的,这样不但可以是老区不受破坏,而且趁着大势主动进攻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我党作为要求和平的一方是不能主动开战的,只有趁着这个由头一举插入敌人心脏,才能使战争对我方最有利。 人民解放军达到国民党统治区后,1947 年 10 月 10 日,人民解放军总部公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12 月间,中共中央在陕北杨家沟召开重要会议,毛泽东作了《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阐明了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纲领(就是十大军事原则)。十大军事原则概括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经验,内容极其丰富,每条都是一项独立的作战原则,但各条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精神实质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每条原则都贯彻了歼灭的思想。十大军事原则的提出,对人民解放军当时的反攻作战和夺取最后胜利都具有深远影响。 解放战争发展到 1948 年秋季时,全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都变得更加有利于共产党和解放军。蒋介石发动内战时,自恃军事力量强大,但战争的结果出乎他意料:国民党连连受挫,而且损失越来越大。随着军事形势的每况愈下,国民党政府在经济、政治上的危机也日益加深。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也因争权夺利而矛盾日深。与此相反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规模越来越大,武器装备大为改善,还有了大量的作战经验。国民党不得不采取北取守势、南取攻势的方针,但这一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解放军给打破了。 1948 年 9 月至 1949 年 1 月,是解放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第 1 页 共 10 页期。在此期间,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进行了空前的,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为主的大规模的战略决战。在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 154 万多人,连同 7 月以来进行的济南和其他战役,共歼灭国民党 231 万多人,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将战线推至长江北岸。至此,国民党军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国民党的统治力量基本已从根本上动摇。 面对人民解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