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学习陈家顺同志心得体会) 兢兢业业 无私奉献 ——学习陈家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xx 最初看到媒体镜头下的陈家顺同志,印象就是一个背着个大喇叭、说着很浓的曲靖口音、声音沙哑的向每一位农民工一遍又一扁重复在火车里行使中应注意事项的一位仆实的农民工领头人。此后一直在关注他的先进事迹报道,直到 4 月 25 日在昆明和 6 月 19 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后,对这位“民工局长”、“卧底局长”的事迹有了全面的认知,那一幕幕心酸感人的故事,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事迹背后的辛勤汗水和“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品质,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在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而由衷的感到钦佩。 在马凯秘书长、尹蔚民部长和秦光荣书记的高度评价中,让我深刻认识到在这个高速发展社会中,我们的生活条件、思想意识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国家干部,我们的公仆意识、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永远不能变。我们就要向尹蔚民部长讲的一样:“我们学习陈家顺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就是要学习他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就是要学习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就是要学习他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 学习他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陈家顺同志从被老百姓指着鼻子骂:“你收了老板多少黑心钱。和老板合伙来骗我们。”到最后成了“农民工的贴心人”,都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一点一滴的辛苦汗水换来的。我们基层人社很多工作,都是服务老百姓的窗口,天天与老百姓打交道,并要切切实实维护老百姓的基本利益,但在工作中也经常遇到过各种指责和漫骂,心里也有说不出道不尽的委屈。陈家顺同志给了我们一盏明灯,要得到老百姓的理解、支持、信任,不是光是用嘴就能得到的,而是要在实际工作中为他们设身处地第 1 页 共 3 页的着想,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谋福利、办实事。一个微笑、一杯茶水、一句贴心话都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办得到的,只有通过这点点滴滴冷暖关怀,认认真真的办好事,日积月累才能换来老百姓的金口碑。 学习他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5 年来 XX 县区驻义乌劳务工作站在陈家顺同志带领下,向浙江、江苏等地输送务工人员上万人次。他依法维护务工人员的权益,千方百计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总结出“七不推荐”、“三个把关”的劳务输出工作经验,建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