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大纲适应专业:机械类各专业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108总学分:6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集“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该课程是以“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作过程”为主线,惯穿工艺规程制定和实施,有机融合了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及常用机床夹具的基本知识,而建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课程讲授了常用刀具的结构与选择、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的编制、机械加工的质量分析、机械装配工艺、常用夹具的设计方法等内容。并对各类刀具的特点,金属切削过程及其相关规律,工艺规程的制定,机械加工质量的概念,机械加工精度及其影响因素、装配工艺及其与机械加工工艺的关系,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装配尺寸链的建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本课程在内容方面侧重于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以及基本分析方法的讲授,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机械加工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能正确地选择刀具与夹具,培养学生“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和实施”的能力。二、教学基本要求(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刀具几何参数的表示、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了解各类刀具的特点,认识金属切削过程及其相关规律。2、了解机床的主要类型、性能特点及其工艺范围,具有合理选用机床的基本知识。3、了解生产过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工艺路线拟订的原则和步骤及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一般方法;4、掌握“六点定位原则”及机械加工中零件的定位基准的选择;5、掌握“工艺尺寸链原理”及加工余量的确定和工艺尺寸链的计算,了解机械加工生产率和经济性,并能够进行工艺文件的初步规划。6、掌握工件在夹具中定位和夹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各类机床夹具的设计要点。7、了解机械加工质量的概念,机械加工精度及其影响因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及其影响因素。8、了解装配工艺及其与机械加工工艺的关系,掌握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了解装配尺寸链的建立,初步掌握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二)能力培养目标1、具备查阅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和图册的基本能力;2、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制订与实施能力;3、现场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 4、技术创新能力。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模块一 金属切削的基本理论 掌握切削运动与切削要素,并掌握刀具切削部分几何参数,认识金属切削过程及其相关规律,掌握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并了解刀具几何角度的合理选择。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