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SDJ 7—7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关于颁发《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SDJ7—79 的通知 (79)水电规字第 4 号 《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SDJ—76 于一九七六年颁发试行后,对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提高作用。 现根据近年来的建设经验和各单位的意见,对本规程的内容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并颁发执行。在执行中如遇到问题,请告我部规划设计管理局。一九七九年一月八日 基 本 符 号 电流、电压和功率 I——雷电流幅值; Ic——接地电容电流; I1——雷击杆塔时的耐雷水平; I2——雷击导线或绕击导线时的耐雷水平; i——总雷电流瞬时值; igt——通过杆塔的电流瞬时值; Ue——额定电压; Uxg——设备的最高运行相电压; Ugo——空气间隙的工频放电电压; Une——内过电压间隙的工频放电电压或操作冲击波 50%放电电压; Ush——绝缘子串工频湿闪电压或操作冲击波 50%湿闪电压; U——进行波的幅值; U50%——绝缘子串的 50%冲击放电电压; Ug——感应过电压的最大值; ug——感应过电压的瞬时值; Uj——杆塔上绝缘承受的过电压最大值; uj——杆塔上绝缘承受的过电压瞬时值; Utd——杆塔顶部电位的最大值; utd——杆塔顶部电位的瞬时值; W——消弧线圈的容量。电感、电阻和波阻 Lgt——杆塔的等值电感(简称杆塔电感); Lb——一档避雷线的电感的一半; R——工频接地电阻; Rch——冲击接地电阻; Z——避雷线的波阻; Z11——导线的自波阻;Z12、Z13、Z23——线 1 与线 2、线 1 与线 3、线 2 与线 3 的互波阻。时间参数 tt——雷电流波头长度; tp——雷电波波长; t0——进线保护段首端斜角波波头的长度; t——进线保护段末端斜角波波头的长度。几何特征 D——两避雷针、避雷线间的距离; D’——避雷针与等效避雷针间的距离; f——通过两支等高避雷针顶点和保护范围边缘最低点的圆弧的弓高; h——避雷针、避雷线的高度,避雷针校验点的高度,保护发电厂、变电所用的避雷线的支柱高度,杆塔高度,线路的平均高度; hb ——避雷线的平均高度; hd ——导线的平均高度; ha ——避雷针、避雷线的有效高度; hx ——被保护物的高度; ——两等高避雷针(线)间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的高度或两等高避雷针间假想避雷针的高度; h1——线 1 的平均高度,线 2、3 等等的脚注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