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第 1 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命 题 报 告考查点难易度简单中档稍难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421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3、10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及特征5、86、7、912一、选择题1.《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经》在仲春“后率外内命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藉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 (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以民为本”解析:统治者正是通过这种形式来体现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材料表明,无论天子、诸侯还是王后都亲自从事耕作,这说明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业关系到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统治者的根本利益。答案:A2.右图所示的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 ( )A.西汉 B.东汉C.秦朝 D.春秋战国解析:图中所示耕作方式为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答案:D3.(2010·广州联考)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解析:墨子所描述的是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后,土地私有制产生,个体农耕出现,人们认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答案:D4.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解析:生产工具的改进,促使生产方式的改变。图片反映了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由“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的转变。从石器到耒耜到铁农具到曲辕犁,图片展现了我国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化。答案:D5.(2009·海南高考)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业经济的发展解析: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产品主要供宫廷和贵族需要,与市场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