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法》学习心得体会 《特种设备安全法》贯穿于特种设备的全周期环节,是指导特种设备设计、生产、销售、安装、使用、保养等的最高规定。作为一名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人员,我对新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法》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学习,下面,我将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摘编如下。 《特种设备安全法》是一项及时的立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种设备行业蓬勃发展,其生产、使用和监管也逐渐从无到有,从粗到细,基于特种设备在我国的发展现状,需要从立法的层面进行特种设备相关各行业的规定,保障特种设备行业的健康发展。 特种设备是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代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装备。我国现有特种设备生产企业 5 万多家,已经形成从设计、制造、检测到安装、改造、修理等完整的产业链,年产值达 1.3 万亿元。特种设备具有在高温、高压、高空、高速条件下运行的特点,是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具有潜在危险的设备,有的在高温高压下工作,有的盛装易燃、易爆、有毒介质,有的在高空、高速下运行,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严重人身伤亡及重大财产损失。对此,世界各国政府十分重视其安全,不断探索,寻找解决办法,对这类设备、设施均实行特殊监管,以保障安全。 《特种设备安全法》明确了特种设备相关各方的责任,通过追溯制度强化了各方的质量意识。 《特种设备安全法》确立了“企业承担安全主体责任、政府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和社会发挥监督作用”三位一体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新模式,进一步突出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是安全责任主体。通过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督促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负责人树立安全意识,切实承担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的责任。作为电梯使用单位,也需要对电梯进行定期检查、校验、检修等,这意味着电梯使用单位同样负有相关的法律责任。 确立了特种设备的可追溯制度。从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第 1 页 共 5 页安装一直到报废,每个环节都要做记录、设备上要有标牌、要随着出厂的设备有各类的参数资料、有文件,同时要进行保管,也有人称为设备身份的制度。一旦发生问题,可以追溯到源头。设备都有设计年限、使用年限和报废年限,到期了就应该更换、大修甚至报废。这次立法强调了达到报废条件的要立刻报废,报废后还应由有关单位进行性能拆解,防止再次流入市场被人使用。 《特种设备安全法》对于预防特种设备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接连发生多起重特大安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