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展读后感【浅谈林业经济持续发展】 林业发展遵循“调研出思路、思路带规划、规划带项目、项目促投资”工作规律,社会发展不断的变化,只有体制创新,才能为林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各地区应该根据实际调研情况,组建工作小组修改 一、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演变 1987 年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之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一份题为《我们结合的发展模式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既满足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其内涵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到 1992 年,是森林工业阶段,以提供林木为主的林产品生产阶段。第二阶段,1992 年到 2010 年,追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阶段,1995 年制定了《21 世纪议程一一琳业行动计划》、《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纲要》明确了我国林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1998 年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2000 年对林业进行重新定位,表明我国林业的战略性转移开始实施,2002 年林业的“六大工程”和“五大转变”为林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供了具体的落实途径2007 年进行的现代林业建设,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第三阶段。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林业经济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当前,我国林业经济正处在第三阶段,在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更注重生态建设和社会效襦。 二、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1.林业经济结构单一 我国的林业生产现在还普遍采用粗放密集型的生产,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含量低,原榭料浪费严重,结构不合理等严重阻碍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2.森林资源急剧下降 面对全球森林资源下降的趋势,我国的状况也令人堪忧,面积总量少,只占世界总量的 3.9%,而森林的蓄积率更是低至 3%。我国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很少,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第 1 页 共 3 页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21.3%,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 1/8。森林覆盖率只榴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同时,对自然树木的乱砍滥伐,大木材比例逐渐减少,在巾幼林中,人工植树造林的比例很高,由于树木单一,易于死亡。我国的森林状况正处于低产期,低效益,这必然会影响林业经济的发展。 3.林业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林业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妨碍了林业经济的发胰。我国的经济体制存在着政企不分,职责不明,产权和经...